西北政法大學第六屆刑事辯護高峰論壇
2025年6月21日,由西北政法大學刑事辯護高級研究院、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共同主辦的“西北政法大學第六屆刑事辯護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論壇聚焦“刑事案件管轄問題”,現(xiàn)場近50位法學專家學者,以及數(shù)百位律師參與論道,共同就當下刑事案件管轄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和解決思路展開深入研討。
本文為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刑辯中心主任、西北政法大學刑辯高研院副院長梁雅麗在論壇上的主題演講,整理以饗讀者。
梁雅麗
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刑辯中心主任
西北政法大學刑辯高研院副院長
尊敬的老師們、同仁們:
管轄權的問題是范圍很廣的論題,因為時間關系,我想從案件,從實務出發(fā),將風向的重點聚焦于公安偵查階段的指定管轄與法院審理階段的集體回避這兩個重點話題。
一、公安偵查階段的指定管轄
一說到刑事管轄的問題,最多的問題是關于偵查階段立案的問題,指定管轄。目前,刑事案件立案無序擴張,事態(tài)還是比較嚴峻的,各位老師剛剛講到了違規(guī)的異地執(zhí)法,遠洋捕撈,趨利性執(zhí)法等問題,涉案對象,從民營企業(yè)現(xiàn)在逐漸擴張到普通公民,例如勞教授講到的蘭州警方大規(guī)模去傳喚海棠作家,這個事件在網(wǎng)絡上也引起熱議。
2025年5月20日實施民營經(jīng)濟促進法,令行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的手段干預經(jīng)濟糾紛,禁止為經(jīng)濟利益的目的濫用職權實施異地執(zhí)法,包括最高院、最高檢、公安部相關的規(guī)范性文件,對于監(jiān)督跨省犯罪的偵查,防范趨利性執(zhí)法這些專項行動,都從側面反映了刑事管轄權無序擴張的嚴峻事態(tài)。
關于這一現(xiàn)象的成因,前面各位老師或多或少都講到了,譬如指標問題,上級考核問題,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經(jīng)濟利益的問題,也就是關于罰沒款返還的問題等,在此不再贅述。
那么,對于偵查階段指定管轄無序擴張,作為律師該怎么辦?關于刑事公安機關立案指定管轄,立法上應該是空白的,沒有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都是依靠檢察機關以及公安機關通過相關的解釋,以及行政性規(guī)范文件來填補,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形成了公安立案是自我授權,帶有濃厚的部門利益色彩。在我們所涉及到的專項治理的案件里面,包括涉黑的案件里面都顯現(xiàn)得非常明顯。我們辦理某省的案件,本身公安機關負有返還企業(yè)被查扣凍資金的義務,為了化債,通過上級公安廳要求指定管轄的方式對該企業(yè)的負責人涉黑,進行立案偵查,進而達到了徹底化債的結果。
再看公安機關關于指定管轄依據(jù)在哪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程序》第22條規(guī)定,偵查指定管轄有三種情形,一是管轄不明確的;二是管轄有爭議的;三是案件情況特殊的,顯然都是比較模糊的規(guī)定。在這個案件里面,既不涉及案件管轄不明確,也不涉及到犯罪行為結果發(fā)生地的爭議,僅僅是因為案件情況特殊為由,進行指定管轄。由此可見,公安機關指定管轄的兜底條款,導致解釋空間過大,以至于立案偵查比較混亂。
一旦偵查機關自下向上請示,就會導致其自上而下的指定管轄;同理,檢察院系統(tǒng)同樣有自上而下的指定,到了法院審理階段,仍然有指定管轄,這使得公安的立案偵查,指定管轄成為了隨意管轄的一個通道。追根溯源,這種現(xiàn)象的核心問題是對于偵查機關的立案管轄未經(jīng)審查。如果在偵查立案環(huán)節(jié)存在審前的審查預審制度,或者有獨立于公安機關的外部機關進行審查,在這樣的監(jiān)督機制下,設立管轄權異議的救濟程序,那么立案無序的現(xiàn)象或許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變。所以,我們在此也呼吁進行立案監(jiān)督,完善管轄立法,構建合理制度。
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之后,律師可以在偵查階段進行程序辯護,針對立案管轄提出異議。但是在實踐中,因為沒有相關的規(guī)定及程序性救濟,律師往往只能通過向檢察院申請監(jiān)督,向人大申請監(jiān)督等側面方式進行辯護,最后往往收效甚少,很難得到權利救濟。所以,進行立案監(jiān)督,立法完善,以及配套制度的設置迫在眉睫。
二、法院審理階段的集體回避
到了法院審理階段,基于集體回避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作為律師能不能申請這個法院集體回避或者改變管轄?這是我們需要去探討的內(nèi)容。《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8條規(guī)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因為案件涉及了本院的院長需要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宜再行使管轄權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法院管轄。我們認為從立法上雖然沒有明確規(guī)定法院集體回避,但是此條至少規(guī)定了辦案單位與案件存在利害關系的時候,影響了案件公正審理的時候,可以向法院申請變更管轄。
除此之外,《刑事訴訟法》第239條也規(guī)定,發(fā)回重審的情形下,要另行組成合議庭。雖然沒有改變管轄,但是至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在審理法院可能影響公正審理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可以申請回避的方式來改變管轄?在以往的辦案過程中,比如刑行交叉的案件、檢察院自行偵查的案件里,我們嘗試過,也取得過認可。所以我希望律師能夠拓寬思路,對于管轄,尤其公安的立案管轄不要局限于法院審理階段,在庭前會議階段主張管轄的問題,應該向前延伸,多角度思考。程序辯護是捍衛(wèi)公正不可或缺的一個武器,對于管轄的不當,糾正與挑戰(zhàn)或許異常艱難,但是為了追求程序正義,也需要我們寸土必爭。
以上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