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在人們的常規認知里,墨水多用于書寫繪畫,然而在陜西,卻有一種傳承百年的“孔氏藥墨”,以墨為媒,將中醫智慧融入其中,為眾多患者驅散病痛陰霾,帶來康復希望。近日,記者走進未央華瑞醫院,探訪陜西省非遺項目“孔氏藥墨”傳承人孔雪娟,揭開這一神奇療法的神秘面紗。
墨香初遇:神奇療效驚患者
7月的西安,驕陽似火。出租車司機張師傅被腰疼折磨得苦不堪言,方向盤都握不住,還伴有輸液一周仍無效的帶狀皰疹,在烈日下愈發刺痛。他帶著一疊三甲醫院的檢查單,心急如焚地沖進未央華瑞醫院。
診室內,一縷清涼的墨香從青瓷藥瓶中悠悠漫出。孔雪娟院長用竹片挑起一團烏黑發亮、在陽光下泛著細膩光澤的藥墨,微笑著對張師傅說:“老張,試試這個——老祖宗留下的‘孔氏藥墨’,專治您這種‘蛇纏腰’(西醫稱帶狀皰疹)及后遺神經痛的毛病。”
透著涼意的藥墨均勻覆蓋在張師傅腰部的皰疹區。僅僅二十分鐘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火辣辣的痛感竟如被一泓清泉緩緩澆滅。“這墨……怎么比冰敷還舒服?”張師傅疑惑地瞪圓了眼睛,臉上滿是驚喜。
探秘傳承:百年藥墨的前世今生
“夏季陽氣外浮,正是藥墨療法顯效的黃金期。”孔雪娟院長一邊說,一邊掀開一本泛黃的《溫病條辨》,指著其中朱批的段落解釋道:“清代溫病學家就發現,暑濕夾雜時,以墨為引的中藥外敷能‘透皮拔毒,引熱外出’。”
出身中醫世家的孔雪娟介紹,祖輩將藥材與徽墨巧妙融合,研發出獨特的“藥墨配方”。四代人薪火相傳,從選材到炮制,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凝聚匠心。墨塊中融入三七、蒲公英等十余種草本精華,經古法炮制,最終化作一抹深褐色的“生命墨香”。這項技藝不僅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更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文化紐帶。
“藥墨增加了清熱成分,配合孔氏針(灸)法,就像給皮膚開了個‘小空調’,加之疼痛減輕,所以患者感到清涼。”孔雪娟笑著比喻道。2024年最新臨床數據顯示,在該院接受藥墨治療的帶狀皰疹患者中,90%在一次治療后疼痛明顯緩解。更令人驚喜的是,配合“冬病夏治”理論,許多冬季加重的老寒腿患者,經過墨療后,次年癥狀減輕超七成。
見證奇跡:藥墨療法的“治愈時刻”
醫院的樓梯過道間,層層疊疊的錦旗隨風輕擺,“華佗再世”“藥到病除”的金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每一面錦旗背后,都藏著一個被疼痛改寫又重獲新生的故事,見證著藥墨療法的神奇魅力。
從蘭州遠道而來的李大爺,是被疼痛折磨多年的老病號。初來時需老伴攙扶,步履蹣跚。孔雪娟用藥墨輕敷其患處,配合生物電平衡療法,短短數日,那如附骨之疽的疼痛竟如潮水般退去。“這墨香里,藏著祖輩的智慧啊!”李大爺撫摸著敷過藥墨的部位,眼中閃著淚光。
隔壁病床75歲的劉大爺正慢慢舒展著身體。三年來,帶狀皰疹的劇痛讓他只能蜷縮在床上,輾轉多家醫院無果。女婿打聽到孔大夫的絕活后抱著一線希望前來,沒想到住院才三天,他就能直起身子走路了。“就像有雙無形的手,把纏在我身上的‘火蛇’一條條抽走。”劉大爺這樣形容自己的感受。
57歲的周阿姨正在病房里哼著小曲,靈活地活動著膝蓋。曾經,嚴重的膝關節炎讓她告別了心愛的廣場舞。“現在每次跳完《最炫民族風》,我就來這‘加墨’保養。”她驕傲地撩起褲腿,露出墨跡斑斑的膝蓋,“閨女都說我這腿比她年輕人的還利索!”
類似的奇跡每天都在這里上演,渭南的張女士從“衣不能觸”到重拾家務;咸陽的王老師從“舉筆維艱”到重返講臺……那些曾被視為“不治之癥”的頑疾,在藥墨的滲透下紛紛退散。這些故事背后,是藥墨穿越古今的神奇力量,它如同一位沉默的智者,將千年的中醫智慧化為縷縷墨香,滲透肌理,修復身心。
墨香情緣:醫患之間的溫暖篇章
在未央華瑞醫院,孔雪娟的名字總是與溫暖和擔當聯系在一起。她不僅是醫療領域的專家,更是一位用行動詮釋醫者仁心的踐行者。
孫奶奶因帶狀皰疹疼痛難受走進醫院,就診時就面露難色,讓孔雪娟給開點便宜的藥。扎針治療一半時卻突然要求拔針說要回家。孔雪娟耐心開導后,孫奶奶才說出實情:自己的兒子患有精神疾病,她獨自帶著孫子,靠賣水果艱難維生,扎針后感覺疼痛輕了,就只想著趕回家給兒子和孫子做飯。孔雪娟得知后,當即減免了全部醫療費用。感動的孫奶奶送來一袋水果表達謝意,孔雪娟只留下一個,其余的讓老人帶回去。這份體貼,讓樸實的感恩有了更深的溫度。
一個炎夏的午后,孫奶奶推著一小車蒲公英來到醫院。原來,她無意中得知“孔氏藥墨”含有蒲公英,便利用下午無法出攤的時間,頂著烈日去農田采摘,只為表達自己樸素的心意。孔雪娟深受觸動——真正的善意,會在人與人之間流轉、生長。
作為一名老兵,孔雪娟對軍人及軍屬有著特殊的情懷。81歲的李奶奶因帶狀皰疹折磨三年多,輾轉來到華瑞醫院。孔雪娟得知她是軍屬——公公是陜北紅軍,愛人曾擔任兒童團團長——立即親自診治,制定中西醫結合方案,僅四五天便讓病情顯著好轉,并減免了部分費用。
在孔雪娟的倡導下,華瑞醫院的醫護團隊長期參與公益,累計捐款捐物超百萬元。她說:“醫者的責任,不僅在診室,更在社會需要的地方。”“無論是特殊困難群體,還是退役軍人或家屬,只要是患了帶狀皰疹,只要來華瑞醫院,她都會全力以赴地為其解除病痛,并力所能及給予最大減免優惠。”孔雪娟表示“這個承諾長期有效”。
從一袋水果到一車蒲公英,從減免費用到公益行動,孔雪娟用專業與溫度,書寫著醫者的初心。當現代醫學遇到瓶頸時,千年智慧正在角落里散發墨香,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與溫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