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中國將舉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不出意外的話,此次閱兵式中國將再次展示一大批的新武器。
站在美國的視角上,估計美國最怕的還是中國展示新的高超音速導彈。
高超音速導彈概念圖
新高超音速導彈?
在“9·3閱兵”上,中國可能展出的當前還沒有的武器,無外乎就是六代機、轟-20、新型無人機、新的高超音速導彈等幾類。
在這其中,由于官方已經說了展示的都是國產現役裝備,因此以目前公開的進度來看,之前大家期待的六代機和轟20出現的可能性應該是不大了。如果這樣的話,那新型高超音速導彈的影響力,估計就是最大的了。
六代機效果圖
因為轟-20的形象是“追趕B-2轟炸機”的形象。六代機領域雖然中國比美國進度快,但美國在航空工業領域有巨大的技術積累,美國未必不能在六代機領域追上中國的進度。對于無人機,絕大多數普通人并不將其當成正兒八經的武器。
只有高超音速導彈,同時具備“先進武器”的形象,又是美國在不斷追趕中國的一個領域。
美國是公認的“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但美國在高超音速導彈這么重要的技術領域落后于中國,那大眾還會認為美國是“第一軍事強國”嗎?
高超音速導彈概念圖
如果中國在“9.3閱兵”上又展示了新的高超音速導彈,那么美國在高超音速導彈領域,和中國的技術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介于中國第一款,也是全球第一款服役的高超音速導彈——東風-17導彈,是在2019年的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的,那么這次的“9.3閱兵”,中國自然也有可能展示新的高超音速導彈。
東風-17就是在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
新技術路線的高超音速導彈
并且此次中國可能展示的新型高超音速導彈它不僅是“型號新”,而有可能是“技術新”。
當前全球所有現役的高超音速導彈都走的是“助推+滑翔”的技術路線。也就是先用“火箭”推動彈體到一定高度和一定速度,然后連彈體帶彈頭,或者是包含彈體的彈頭在大氣層邊緣或之內進行滑翔機動。
“助推+滑翔”高超音速導彈概念圖
但是在“助推+滑翔”技術路線之外,還有另外一種高超音速導彈的技術路線,只是因為該技術路線在技術門檻上太高,所以一直沒有相關導彈服役罷了,它就是“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高超音速導彈”。
所謂高超音速導彈,是指能在大氣層內或者邊緣機動,并且速度達到5馬赫以上的導彈。
但是因為空氣帶來的巨大阻力,導彈在大氣層內要么沒法達到5馬赫速度,要么就沒法獲得具備實戰能力的機動性。
“助推+滑翔”高超音速導彈,先是用傳統的“火箭”將彈體推到5馬赫以上的速度,然后靠著特殊的彈頭在大氣層內具備一定的機動性。
“助推+滑翔”高超音速導彈概念圖
相較于傳統彈道導彈,“助推+滑翔”高超音速導彈最大的區別就是能在大氣層內或邊緣具備機動性。
傳統彈道導彈相當于“高科技拋石機”,本質上還是裸猿丟石頭。
“助推+滑翔”高超音速導彈則相當于這個“拋石機”丟出去的是飛機(特殊彈頭),這個“飛機”可以借助“拋石機”獲得足夠的速度,同時自身也有一定的機動性。
“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高超音速導彈”,就相當于這個“飛機”在不借助“拋石機”的幫助下,自行從地面起飛并達到5馬赫以上的速度。
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高超音速導彈效果圖
我們上邊說過,因為空氣帶來的巨大阻力,飛行器很難達到5馬赫以上的速度。但如果能搞定“吸氣式超燃沖壓發動機”技術,那么這個飛行器就能靠著這種新發動機,硬生生推到5馬赫以上的速度,就像當年人類搞出噴氣式發動機后,各種飛機的速度立馬突破了1馬赫一樣。
在原理上,這種“吸氣式超燃沖壓發動機”依靠自身極快的速度,將空氣中的氧氣“壓”進自己的燃燒室,然后氧氣和燃料混合燃燒后會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從而產生遠強于傳統發動機的推力,將飛行器的速度推到5馬赫以上。
超燃沖壓發動機概念圖
“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高超音速導彈”相較于“助推+滑翔”高超音速導彈,有著體積小、射程高、機動性強等優勢。
體積方面,“助推+滑翔”高超音速導彈借助“火箭”的力量達到5馬赫的速度是有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其需要大量的氧化劑。
火箭這玩意讓燃料在一個封閉的“燃燒室”里面燃燒,自然沒有外界氧氣的介入。
火箭燃料在密閉空間燃燒
沒有氧氣介入,那其燃料就需要大量的氧化劑。
這就會導致同樣是100公斤燃料,“吸氣式超燃沖壓發動機”用的就是純燃料,火箭裝的100公斤燃料里超過70公斤都是氧化劑。
如此一來,如果“吸氣式超燃沖壓發動機”用100公斤燃料能跑100公里。后者就只能跑30公里了。
對“燃料”的需求大幅度降低,那么“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高超音速導彈”少裝燃料就能大幅度縮小體積,裝和傳統導彈一樣的燃料就能大幅度提升射程。
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高超音速導彈效果圖
至于機動性,“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高超音速導彈”純靠發動機的力量飛到5馬赫,不像“助推+滑翔”高超音速導彈靠特殊彈頭利用氣流進行機動,那自然在機動性上要高很多。
將拉開更大的差距
中國這些年來,在“吸氣式超燃沖壓發動機”的技術發展上也有不少的成果。
在2015年之前,中國就完成了超燃沖壓發動機的地面、飛行試驗。這些年也一直在推動“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究。
超燃沖壓發動機概念圖
其實這種導彈美國也有相關項目,那就是其空軍的AGM-183A高超音速導彈項目。
這款導彈就是一款用了“吸氣式超燃沖壓發動機”的高超音速導彈,主要掛在B-52這種重型轟炸機上發射出去,速度最大可以達到5馬赫。
但因為美國一直沒法解決其技術問題,該導彈截止到2023年8月進行的5次飛行測試有4次失敗,完全不具備服役條件。
AGM-183A高超音速導彈
到2023年3月份的事后,美國空軍宣布AGM-183A導彈項目取消(取消項目后進行了2次測試),一直到2025年6月份美國空軍不知道什么原因,宣布可能重啟該導彈項目。
如果中國在“9.3閱兵式”上展示了“吸氣式超燃沖壓型高超音速導彈”,那么中美之間的高超音速導彈技術就差不多拉開了10~20年的技術差距了,美國在該領域就全面落后了。
信息來源:
【1】環球網·《5次測試4次失敗,美國空軍:不要了》
【2】環球網·《中國超燃沖壓發動機及飛行試驗技術實現跨越》
【3】觀察者網·《下馬一年后 美軍AGM183A要打贏復活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