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區北湖街道新華小區的屋頂光伏。(湖北日報通訊員 許磊 攝)
新華小區內集成光伏板、USB接口、藍牙音響等多功能的光伏凳。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攝)
湖北日報全媒報道組
美麗城市名片
武漢市江漢區北湖街道
北湖街道地處江漢區新老城區的交會地帶,總面積1.78平方公里。2023年3月,北湖街道成功入選“C40綠色繁榮社區項目”試點,成為華中地區唯一的試點項目。兩年來,北湖街道在公共機構能源托管、居民小區低碳化改造、綠色消費、二手物品循環利用、低碳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試點示范,積極探索中心城區繁華街道近零碳解決方案,取得較好效果。
在北湖街道建設社區的新華小區,中心小花園安放的健身器材很特別,轉動手柄不僅鍛煉胳膊,還能驅動手機無線充電器,居民可以邊健身邊充電。旁邊的一張凳子功能很多,集成了光伏板、USB接口、藍牙音響等。6月27日,“加快建成生態支點 尋訪美麗細胞”報道組來到武漢市江漢區北湖街道,這里的居民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邁向綠色低碳的未來。
新華小區中的3棟樓,樓頂架設了光伏板。這是引入社會資本60萬元投資建設的屋頂分布式光伏,年產綠電9.6萬千瓦時,可基本滿足小區公共區域用電需求,節約電費4萬元,減碳50.4噸。“樓頂的居民一開始不理解不想裝,但后來發現,屋頂光伏能發電還遮陽,夏天屋里涼快不少,很多居民都想裝了。”小區居民王淑芳說。
建設社區黨委書記李鐘介紹,新華小區原先是典型的“老破小”。而通過綠色低碳轉型,小區的現代氣息越來越濃。如小區中心小花園,在改造前是小區的垃圾轉運站、蓄水池所在地,現在是居民們重要的休閑場所。小區還引進了愛回收資源回收箱,閑置物品放進去可兌換積分,很受老年人歡迎。
綠色轉型,離不開每一位居民的參與,在北湖街道,減少浪費、共享資源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正街社區設立了共享維修服務中心,內有各種維修工具供居民借用,居民還將家中閑置的工具、輪椅等共享出來,給更多人使用。社區黨委書記劉威介紹,這里還發起了一場街區共享花園行動,由社區指導,居民參與,建起了3個中心花園、4個組織花園、10多處細胞花園,“種花客”隊伍不斷擴大。
在環保社區,綠色零碳循環超市是居民們的二手物品加工、售賣平臺。這里有用礦泉水瓶制作的花瓶、飲料瓶蓋串成的燈籠等,價格在幾元左右。社區黨委書記尹艷拿起一個木質圓牌,上面刻有數字。“這是社區的‘碳幣’,居民日常通過低碳行為可換取它,再拿到超市里兌換商品。”目前,綠色零碳循環超市已經展示、銷售了300余件低碳再生商品,并為社區綠色繁榮基金籌款2萬余元。
從2023年試點以來,北湖街道先后在哥本哈根世界建筑師大會、上海2023年世界城市日主題論壇等重要會議論壇上宣傳展示綠色低碳做法,已成為探索中心城區繁華街道近零碳解決方案的成功案例之一。
(報道組成員:彭一葦 劉柳 劉宇 通訊員 李斌 熊爭妍 實習生 蘇雅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