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山城,烈日像熔爐般傾瀉熱浪,整個城市被啟動了“炙烤”模式,大家一出門就喊“熱得遭不住”。
不過,在軌道交通花卉園站,卻呈現出別樣的清涼與寧靜,幾位老人悠閑地坐在小凳上打長牌,神情悠然自得,身旁的攤販正售賣著新鮮的李子和涼面;18號線石坪橋站,幾個學生席地而坐,地鐵站秒變“自習室”,寫作業、看書,周圍喧囂似乎都與他們無關;重慶北站北廣場站的角落,一位疲憊的工人枕著行囊,進入了一個香甜的午夢……這些看似平凡卻又溫馨的畫面,正是重慶146個軌道納涼區開放后,帶有煙火氣的日常,處處有著這座城市獨特的“松弛感”。
▲重慶某軌道納涼區。圖源網絡
這里不僅配備了藿香正氣液、清涼油等防暑降溫用品,為市民的健康保駕護航,一些站點還精心設置了閱讀區等主題區域。打工人可在忙碌奔襲中稍作休息;老人帶著孩子納涼,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他們在一旁擺擺龍門陣;小攤販售賣小吃等物品,增加了收入也方便了市民——早餐的香氣在站內彌漫,下班后人們買些小吃,慰藉一天的疲憊。
從去年的140個到如今的146個,納涼區數量的增加背后,是城市對民生需求更敏銳的洞察和更深度的回應。這方寸之地,成為城市治理智慧的生動注腳。
重慶這一舉措展現了城市管理的靈活性與彈性。在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中,公共空間的使用往往受到嚴格的限制和規范,以確保秩序和安全。然而,重慶并沒有因循守舊,而是根據市民的實際需求和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政策,創新管理模式。
譬如從城市公共空間的維度來看,開放納涼區及引入小攤販,就是對公共空間功能的重新賦能。它將原本單一功能的軌道站轉變為一個集交通、休閑、商業、社交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空間,使公共空間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
這小小的公共空間,見證著城市治理邏輯的深刻嬗變。曾經,酷暑下市民自尋陰涼處“打游擊”常被斥為“影響市容”,如今,政府卻主動敞開大門,將交通樞紐轉化為避暑港灣。這一轉變背后,是城市治理從冰冷“管理”向溫情“服務”的轉身。
更深一層,納涼區里那些打牌、做作業甚至小憩的身影,彰顯了空間共享所催生的獨特“社會黏性”。在鋼筋水泥森林中,人與人常被割裂成孤島。而納涼區以包容姿態,默許了人們暫借此地的煙火日常。它打破城市空間功能單一的桎梏,讓疏離的個體在共享清涼中自然聯結——這份自發形成的“松弛感”,正是城市生命力的動人律動。
一個城市的溫度,往往體現在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上。為小商販們提供幾平方米的擺攤寬度,看似微不足道,但卻能讓他們感受到城市的溫暖。這不僅是對他們勞動的尊重,更是對他們生活的關懷。當他們在相對固定的臨時地點安心經營時,他們的臉上會多一份笑容,心中會多一份感激。而這種溫暖,也會傳遞給每一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讓整個城市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山城以熱辣聞名,但146處納涼區卻以另一種“熱”——對所有市民的熱忱關懷,重新定義了城市溫度,讓公共服務不再是冰冷的效率數字,而是對個體“熱得遭不住”這般細微的體察。
納涼區里,有人酣然入夢,有人奮筆疾書,有人笑談家常……這一幕幕平凡場景,正是城市文明最溫暖的注腳。如果一個城市愿意俯身傾聽百姓最樸素的“熱”,并轉化為“涼”的公共供給,這份共情,才是真正讓城市偉大而不失溫情的基石。
“小小”軌道納涼區,見證重慶民生溫度。重慶,這座聞名遐邇的“網紅”之城,當外地游客紛至沓來,重慶封橋以保障他們能夠安全、舒適地觀賞洪崖洞的璀璨夜景,給予頂級城市禮遇;而如今,為自家市民辟出一方輕軌納涼之地,更是將這份溫情延續到了日常生活之中。重慶不僅以熱情洋溢的姿態寵外地游客,更以潤物無聲的關懷寵自己的市民。
我們看到,一個充滿溫情與智慧的城市,不僅能讓人們在烈日下找到一片清涼之地,更能為人們的心靈提供一處溫暖的棲息之所。這,或許便是重慶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城市溫度,從不是寫在文件中的冷冷詞匯,它必定融化在每一個體貼的細節里,讓軌道站點內那些打牌的老人、溫書的孩子、小憩的勞動者,共同構成了一幅“松弛”卻不失序的圖景。
不過,我們也需要看到,納涼區的開放也給管理帶來了一定難度。譬如,攤販經營可能導致站內空氣不暢、食品變質風險增加;人員聚集可能影響交通秩序;垃圾隨意丟棄也會破壞環境衛生。面對這些挑戰,下一步需在包容與規范之間找到平衡。城市管理者應出臺相應規定,合理規劃攤位布局,加強食品衛生檢查,設置垃圾桶并及時清理。同時,利用智能監控系統實時監測人流量和環境狀況,優化管理策略。通過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和攤販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未來,重慶可在此基礎上,在更多站點推廣納涼區,讓這份溫情惠及更多市民,使其成為城市文明與和諧發展的新亮點。
重慶既能撐起壯麗天際線,也能在酷暑中俯身為民辟出一方陰涼——那便是城市精神最深的扎根,與人性關懷最動人的生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