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環球時報報道,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回應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提問時指出,美國眾議院近日全票通過“臺灣非歧視法案”,要求美政府支持中國臺灣地區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臺灣(資料圖)
該法案要求美國政府支持中國臺灣地區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獲取參與經濟監督、技術援助及人員任職等資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為聯合國專門機構,其成員資格具有嚴格的主權國家屬性。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早已從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徹底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明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地區根本沒有資格單獨加入任何必須由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美國眾議院強行推動該法案,無視國際組織的基本準則,公然挑戰國際社會長期遵循的一個中國原則。
從美國自身角度來看,推動“臺灣非歧視法案”有著多重政治算計。一方面,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持續提升,美國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臺灣問題成為其遏制中國的重要工具。通過支持臺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美國妄圖逐步提升臺灣地區的“國際能見度”,制造“一中一臺”的既成事實,達到分裂中國的目的。另一方面,2025年美國進入新一輪選舉周期,兩黨為爭奪政治主導權競爭激烈。部分議員企圖借展現對華強硬姿態,贏得選民支持、提升個人政治聲望。
臺灣(資料圖)
此外,美國社會面臨種族矛盾、社會分裂等諸多挑戰,內部紛爭不斷。美國政客密集推動涉臺法案,有轉移國內矛盾焦點的意圖。5月5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還通過所謂“臺灣保證實施法案”與“臺灣國際團結法案”兩項涉臺法案,這種對歷史事實的肆意歪曲,反映出美國一些政客為達到政治目的已不惜挑戰國際法理基礎。
美國試圖將中國臺灣“塞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實質是將國際組織“地緣政治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應用于促進全球經濟合作,美國此舉卻將其變成政治對抗的角力場。這種危險行徑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鼓勵其他地區的分離勢力效仿臺灣地區尋求“國際參與”,破壞全球范圍內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擁有最大的出資比例和話語權,其在臺灣問題上帶頭松動立場,極有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錯誤示范,引發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誤讀,制造不必要的國際雜音,甚至可能演變成對現有國際共識的逆流。
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國對外交往的紅線,任何外部勢力都無權染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明確表示,臺灣沒有任何根據、理由或權利參加聯合國及其他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停止推進有關法案,停止借臺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停止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也強調,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敦促美方停止推進有關涉臺消極法案,停止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臺灣(資料圖)
目前,所謂“臺灣非歧視法案”還須經美國參議院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送交白宮由總統簽署才能正式生效。但無論該法案最終走向如何,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錯誤行徑都已對中美關系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美國應當充分認識到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慎重妥善處理臺灣問題。
這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若美方在臺灣問題上繼續越線、不斷加碼,中方勢必會在其他領域采取有力反制措施,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