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個被上帝眷顧的國家,擁有廣闊的國土面積、豐富的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卻地廣人稀,甚至被印度人稱之為“第二個故鄉”,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加拿大到底有多奇葩?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端,地緣關系非常簡單,只有南部美國一個陸上鄰國,另外東西北三面分別毗鄰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三大洋,擁有長達24萬公里的驚人海岸線,位居全球第一,是俄羅斯海岸線的6倍多,這種地理格局,使其成為跨三大洋貿易的關鍵節點,并且還是北美經濟圈的重要樞紐,因緊挨著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美國,還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雙邊貿易區。并且該國國土面積也非常遼闊,達到了998.5萬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俄羅斯,擁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同時,加拿大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礦產種類多達60余種,鈾礦可開采儲量高達58.85萬噸,占全球10%,僅次于澳大利亞和哈薩克斯坦,鉀鹽位居全球第一,儲量高達11億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鉀肥生產國和出口國,石油儲量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委內瑞拉和沙特,天然氣位居全球第五,黃金、鎳、鎢、鎘、鉛等儲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并且加拿大淡水資源還十分豐富,境內淡水覆蓋面積高達89萬平方公里,可持續性淡水資源占世界的7%,另外還有190億立方米的木材總蓄,木材出口量全球第一。
因中部遼闊的大平原,加拿大農業也十分發達,耕地面積高達4600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5%,且機械化程度非常高,農業食品業能夠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農產品出口市場可覆蓋美國、中國、歐洲等國家。得益于資源稟賦、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展條件,加拿大也是全球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2024年人均GDP高達5.5萬美元,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前沿科技研發能力。
并且加拿大的社會福利待遇也比較好,社會保障體系和就業福利相對比較完善,全民醫保、兒童牛奶金、免費教育、各種養老金、退休金、失業保險等,算是一個人民幸福感比較高的國家。
但加拿大也是一個十分“割裂”的國家。加拿大面積廣闊,但人口稀少,998.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4077 萬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甚至不足4人,并且人口分布極為不均,五大湖沿岸和圣勞倫斯河谷地聚集了該國大部分人口,北部靠近北極地區人口卻只有10萬左右。雖然資源稟賦,但大部分資源卻分布在北部嚴寒地區,氣候惡劣,交通等基礎設施發展受限,從而形成了資源與人口錯配的極端反差局面。
并且加拿大這樣一個大國,軍隊規模卻小的可憐,現役軍人數量只有6.4 萬人左右,加上預備役,總兵力不足9萬,屬于全球發達國家中,軍隊規模最小的國家之一。反觀鄰居美國,現役軍人超130萬,大洋彼岸的中國現役軍人人數超200萬,就連印度都達到了140萬以上,如此懸殊的軍隊規模對比,加拿大又靠什么維持國防呢?答案是靠美國,加拿大高度依賴于美國的安全合作,而美國也將加拿大視為自己的“附庸”,以至于兩國長達6416公里的邊境線,竟然完全不設防。不僅是軍事,在經濟上,加拿大也高度依賴美國,據統計,2023年加拿大76%的出口產品都流入了美國市場,能源占比更是高達98%,但這種幾乎完全依賴美國軍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局面,也讓加拿大失去了一定話語權,在很多決策上十分被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是一個傳統移民國家,文化多元,社會包容,但大量外來人口,也在不斷沖擊著加拿大的民族和人口結構,就業競爭激烈、住房壓力增加、社會整合等問題越發突出。其中印度移民已經累計超過了500萬,幾乎占加拿大總人口的12%,據美國政策基金會統計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2023年短短十年,加拿大印度人增長了326%,這一情況導致加拿大很多行業領域中的印度裔人口比例都在迅速增加,包括國會議員等加拿大政界也有印度裔的身影,甚至于印度人開始稱加拿大是自己的“第二個故鄉”。
自2023年一名加拿大籍錫克教領袖在溫哥華遇害后,加印關系變持續惡化,雖然在谷底徘徊近兩年,兩國關系在本月初G7加拿大峰會后有所“破冰”,但仍存在一定風險,不過對于目前的加拿大來說,在美國持續關稅威脅下,與印度加強合作,實踐經貿和外交多元化戰略,也未嘗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