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道路千千萬,但是你絕對想不到,一個國家靠撿鳥糞居然能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大家好,我是寒叔,今天要講一個有味道的真實故事。
今天的主角是瑙魯,聽過這個國家的朋友可以在彈幕里扣1。瑙魯是個島國位于中太平洋、赤道以南約42千米處,陸地面積只有21.1平方千米,相當于上海浦東機場的一半。就陸地面積而言,瑙魯的確是一個彈丸小國。
但這個小國卻擁有32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專屬經濟區,是其陸地面積的15238倍。
瑙魯人口很少,2024年的統計數據是總人口只有1.3萬人,多為密克羅尼西亞人種,英語為官方語言。
瑙魯宛如世外桃源,長年與世隔絕,1798年英國一艘名為獵手號的船抵達了瑙魯,這是瑙魯人第一次見到外面世界來的人。
獵手號的船長叫約翰,他登島游覽了一番,給這個島命名為快樂島。英國人逛了一圈后覺得這個島實在沒什么占領價值,就是一些熱帶水果,島民以部落形式生活,靠打漁為生,也就沒有把這個島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
90年后的1888年,德國人來了,把瑙魯列為馬紹爾群島保護地,瑙魯也就成了德國的殖民地。
這個時候德國人也還沒意識瑙魯的價值,他們純屬覺得有棗沒棗都要打一桿子,反正其他列強沒要這塊地,我德意志就笑納了。
1900年。一位英國探險家阿爾伯特·富勒·艾利斯在島上撿到一塊石頭,帶到悉尼化驗后驚呆了。這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含磷量37%以上的高品位磷酸鹽礦石。西方人進一步發現,這個島上80%的地區都是磷酸鹽礦。
磷酸鹽礦是啥?它是重要的化工材料,是化肥的主要原料,還在醫藥、食品、國防等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西方人說它是礦石寶藏。
一般來說只要磷含量大于 28% 即為高品位磷礦,而瑙魯島上的磷酸鹽礦含磷量達37%以上,更重要的是瑙魯島上大多是露天礦,資源利用率高、開采成本低、作業安全等諸多優點。
瑙魯的磷酸鹽礦為什么這么豐富呢?瑙魯地處赤道地區,周圍海域廣闊,數萬年來,長途飛行的海鳥將這里當作歇腳和棲息的驛站,留下了海量的鳥糞。在高溫、雨水和海風的共同作用下,這些鳥糞逐漸變成了厚達6-10米的磷酸鹽礦
瑙魯島上遍地都是這樣的鳥糞,瑙魯一下子就從默默無聞的世外孤島成了西方人眼中的香餑餑,一批又一批的人跑到島上來開采。
英國人后悔死了,當初怎么沒把這地給占了,現在他們來島上開礦只能乖乖給德國人交錢了。而德國人則笑瞇瞇地躺著收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英一邊在歐洲和德國人打生打死,一邊讓澳大利亞出兵占領了瑙魯。
一戰結束以后,瑙魯由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三家托管,由澳大利亞負責島上磷礦的開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是大英小弟,本質上這島就歸大英了。
大英在瑙魯的安生日子沒過幾年,日本人又來了,二戰期間,日本人趕走了白人,占領了瑙魯,島上的磷酸鹽礦遭到了日本人瘋狂的掠奪式開采。
好不容易戰爭結束了,瑙魯又成了白人老爺的地盤。不過這個時候瑙魯人已經覺醒了,憑什么這潑天的富貴要給你們?這鳥糞明明是列祖列宗給俺們留下的寶藏。隨著冷戰開始,各個殖民地都開始爭取獨立,瑙魯也不例外。
終于在1968年1月31日,瑙魯成功獨立,把磷酸鹽礦的控制權給搶了回來。從這一刻開始,瑙魯的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哦不,何止是快車道,簡直就是超音速。
瑙魯人成立瑙魯磷酸鹽開采公司統一管理資源開采,但他們開采起來比英國人德國人還要狠。瑙魯人覺得,鳥糞嘛隨時隨地都有,珍惜個啥。給爺放開了挖。
瑙魯政府接手的第一年,瑙魯當年的磷礦開采量就超過了德國人開采30年的總和。從1970年到1980年,瑙魯年均出口約200萬噸磷酸鹽礦石,年收入高達1.2億澳元。對于這個人口僅1萬多的島國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巨額財富。
在短時間內,瑙魯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1975年瑙魯人均GDP達到了35700美元,是當年美國人均GDP的4.5倍。
很快,瑙魯宣布自己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人送外號太平洋科威特。一夜暴富的瑙魯人過上了人人羨慕的神仙生活。
瑙魯沒有任何稅收,政府包攬了國民一切生活開銷,房子不要錢,家家戶戶發大別墅,水電全免,醫療教育統統免費。政府從澳大利亞和古巴請來權威醫生,常年駐扎在島上給國民看病。要是想去國外治病,政府還免費送你去澳大利亞。
瑙魯航空公司購置了多架波音客機,方便居民往返世界各地。幾乎每個家庭都能擁有兩輛車,街道上豪車隨處可見。瑙魯人基本不工作,開礦那么辛苦,小爺我是一輩子不會干的,統統安排給外勞。
瑙魯人也不愛讀書,雖然讀書免費,但是瑙魯人就是沒興趣。為什么要讀書?小爺我錦衣玉食錢幾輩子都花不完,讀書能干嘛?能吃嗎?
瑙魯人徹底躺平了,不要說開礦了,原來的打漁摘椰子統統不干了,島上唯一還干活的就是公務員。可這1000多公務員的工作也是相當輕松,想來就來,想幾點上班就幾點上班。
瑙魯人過上了極度奢華和享樂的生活。他們盡情享受著財富帶來的一切,對豪車和奢侈品的追求達到了狂熱的程度。
據說曾經有個瑙魯人買了一輛法拉利,因為自己太胖進不去,就干脆把車丟在那吃灰。法拉利老板聽了估計都要氣死。
還有人為了炫富,把20美元的鈔票當衛生紙用,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杰克遜都能把棺材板給砸爛了。因為20美元上印的就是他。
雖然島上有高爾夫球場,可瑙魯人不愛去。
除了買車炫富,瑙魯人的生活里最重要的就是吃了。以前以面包果、芋頭、魚、海鮮、椰子和香蕉為主的健康飲食,逐漸被進口的各種魚罐頭和加工食品所取代。你沒看錯,瑙魯人吃魚都吃的是魚罐頭,因為沒人打漁了。
島上食品都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瑙魯政府有高額補貼,等于不要錢,瑙魯人每天無所事事,就是放開了吃。
這些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加上瑙魯人無需從事體力勞動,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在島上迅速蔓延。
據統計,瑙魯94%的居民超重,72%居民肥胖,超過40%的人口患有2型糖尿病,在肥胖引起的一系列慢性病作用下,很少有人能活到60歲以上,瑙魯也因此成為全球肥胖率最高的國家,國民平均體重約100公斤。
瑙魯有個總統曾經號召大家飯后去散步減肥,盡管他本人帶頭散步,但響應的人沒幾個。
這肥是一點都減不了的,還有什么比吃喝玩樂更重要的呢?沒有,一點都沒有。
瑙魯政府看到沒什么用也就不管了,畢竟對他們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事。他們在世界各地買買買,比如他們在墨爾本最繁華地段蓋了高達52層的瑙魯大廈,可以讓當時瑙魯全國人民都住進去,也成了當時墨爾本第一高樓。他們還在歐美各國到處買酒店
瑙魯還在80年代末帶著巨額資金來到亞洲,分別投資了日本的房市和臺灣股市。這結果相信各位觀眾老爺已經很清楚了。
就這樣,瑙魯日復一日的折騰終于成功地把原來超過10億美元的瑙魯信托基金給干到了3000萬美金。
更要命的是,但由于長年無節制的過度開采,尤其是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每年高達200萬噸的高強度開采,使得瑙魯的礦產儲量迅速下降。到了90年代,開采量大幅下滑,2002年僅有20萬噸,2004年更是降至4萬噸。
礦產資源減少,收入大幅縮水時,政府卻無法繼續支撐這些高福利開銷。到了90年代,瑙魯的財政赤字已高達 2.5億美元。
1995年,瑙魯銀行崩潰,瑙魯政府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1995/1996財年,瑙魯政府收入2340萬美元,支出6480萬美元
為了還債,瑙魯政府不得不一個個把當年買的資產給賣了。2004年瑙魯大廈被債主收走,到了2005年賣無可賣的瑙魯徹底崩潰了,想撿回老祖宗的漁業和農業也是和癡人說夢一樣。
更重要的是國民基本都不讀書,還一個個都是大胖子,去國外打工都沒人要。
為了維持表面的繁榮和財政運轉,瑙魯政府甚至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容忍洗錢等非法活動。這使得瑙魯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了全球臭名昭著的避稅天堂和洗錢圣地,什么俄羅斯黑幫、意大利黑手黨、南美毒梟都在瑙魯有自己的銀行。
瑙魯的魔幻操作還不至于此,他們連外交護照都可以賣,只要花上幾萬美元就可以買到一本瑙魯的外交護照,外交護照可以有不少外交豁免權,這項德政讓各國恐怖分子喜大普奔。
這還不算,瑙魯還從澳大利亞每年接收不收難民,而澳大利亞每年付給瑙魯1.3億奧元;瑙魯還發現另外一條更簡單的生財之路,它四處收錢去承認一些沒人承認的政權。比如承認西撒哈拉,從換阿爾及利亞拿到每年1千萬美元的好處;支持科索沃獨立,從美國歐盟拿了不少援助;俄羅斯給瑙魯5000萬美元,他立馬承認南奧塞提和阿布哈茲。
瑙魯除了想這些歪點子,還想起來向當年的白人老爺們索賠。
1994年,瑙魯向國際法院起訴英國磷酸鹽委員會在1920年至1968年期間挖掘磷酸鹽時毀壞耕地、破壞環境,獲得澳大利亞賠償1.07億澳元,在二十年內逐年償付。
就靠著這樣四處賣賣賣,瑙魯還是撐了下來,但曾經世界第一富裕的好日子是再也回不去了,曾經依靠鳥糞實現一夜暴富的奇跡已然破滅,曾經繁華的街道上,豪車逐漸變得破舊,基礎設施因為缺乏資金維護而日益老化;
磷酸鹽礦的過度開采,使得全國80%的土地荒蕪,可耕種的土地少之又少,生態環境遭到了無法挽回的破壞。
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也日益嚴重,不僅影響當地僅有的糧食生產,造成干旱、水資源匱乏,還導致沿海土地被淹沒。整個國家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我是寒叔,每期講一個奇葩故事,感謝各位觀眾老爺的點贊收藏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