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最近幾年,俄羅斯的處境都不是很好,雖然在俄烏戰爭中處于優勢,但是在經濟方面,面對西方的圍剿,俄羅斯還是很吃力的。
如果不是中國保持中立,恐怕俄羅斯早就撐不住了,那么如果俄羅斯走向解體,其遠東地區將立即出現巨大的權力真空,可能被外部勢力利用。
等到那個時候,我們又該如何處置?是收回這塊700萬的土地,還是坐視它們分裂爭搶呢?
別忘了,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有一大半都寫著四個字:弱國無外交,晚清的中國,虛弱到連呼吸都帶著血腥味。
沙俄這頭北極熊,每次南下都能從我們身上撕下一大塊肉,1858年的《璦琿條約》和1860年的《北京條約》,白紙黑字,割走了超過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那片土地上,有我們祖先命名的“海東青棲息地”,如今卻被俄國人冠以一個無比刺耳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統治東方”。
這名字本身,就是對歷史最無情的嘲諷,后來,他們修鐵路、開礦山,把整個東北當成了自家的后院。
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連說話的底氣都沒有,這段屈辱史只有一個真理:你的國力,就是你在世界版圖上的實際邊界。
當年的大清,GDP或許不低,但軍事和制度的腐朽,讓它在列強的鐵甲艦面前,只能像砧板上的魚肉。
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煤炭地質儲量達 20890 億噸,探明儲量 200 億噸,年產量約 3000 萬噸,木材蓄積量 214 億立方米,石油遠景儲量 30-50 多億噸,探明儲量約 2 萬億噸,天然氣 1 萬億立方米,其中薩哈林島是資源的重要分布地。
因此哪怕對新中國來說,這塊將近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是一個寶藏,再加上這塊土地與中國的淵源,我們完全具有收回它的理由!
這片比整個澳大利亞還大的土地,人口卻只有區區六百萬,一旦莫斯科的權力崩潰,這里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
真空意味著失序,更意味著各方勢力的瘋狂涌入,對中國而言,遠東首先是一道寬闊的戰略緩沖,它像一堵厚實的墻,把可能的威脅擋在了中國東北的家門口之外。
可如果這堵墻塌了呢?最壞的可能,就是這片土地落入敵對勢力之手,美國或其盟友,完全可以打著“維護地區穩定”的旗號,在這里建立軍事基地。
到那時,美軍的導彈陣地,離我們的哈爾濱、沈陽,可能比到北京還近,別覺得這是天方夜譚,看看非洲的尼日爾,屁大點地方有點鈾礦,美軍就跑去“幫助訓練當地部隊”了。
因此如果俄羅斯一旦解體,遠東地區就不能亂,這無關領土歸屬,只關乎我們東北上億同胞的安寧。
安全是底線,發展才是硬道理,遠東地區不僅是地緣屏障,更是中國的能源動脈,我們每年從俄羅斯進口的大量石油和天然氣,很多都來自這里,或經由這里的管道輸送。
中俄能源合作,早已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我們用本幣結算,繞開了美元的鐮刀,我們共同修建綿延數千公里的管道,把能源安全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一旦俄羅斯解體,遠東被地方軍閥或西方資本控制,情況會怎樣?新的掌權者,會繼續用人民幣跟你交易嗎?他們會遵守之前的價格協議嗎?
恐怕他們會立刻換上美元的嘴臉,把能源價格變成敲詐中國的工具,到那時,受沖擊的不僅僅是幾條管道,而是整個中國制造業的成本。
遠東的木材、礦產,通過便捷的陸路口岸,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東北的工廠里,早已形成一條穩定高效的產業鏈。
這條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環節斷裂,對我們的經濟都是重創,所以我們盯著遠東,盯著的其實是自己工業機器的心臟和血管。
對此很多人都十分好奇,既然遠東地區如此重要,那么俄羅斯為何不發展?其實俄羅斯并非不發展,而是顧不上發展這塊。
在俄羅斯和西方徹底撕破臉之前,俄羅斯一直有著親西方的態度,再加上人口、天氣等各方面原因,讓遠東地區難以得到發展。
可如今隨著俄烏戰爭的進行,普京也逐漸把目光放到了遠東地區,甚至直言俄羅斯的未來在這里。
隨著中俄兩國關系逐漸升溫,遠東地區的發展也將會容易不少,雖然那里的基礎設施,很多還停留在蘇聯時代,但一江之隔的中國這邊,城市繁華,路網通達,工業基礎雄厚。
如果政策的閘門稍微松動,中國的人口、資本和技術,會像水一樣自然地流淌過去,瞬間就能盤活那片沉睡的土地。
面對如此復雜的局面,坐等絕不是選項,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提前布局,但每一步棋,都得走得極其謹慎。
最有效的手段,是經濟捆綁,我們要加大對遠東基礎設施的投資,修路、建港、開辦產業園,讓當地的經濟離不開中國,讓他們的錢袋子和我們的人民幣深度綁定。
當他們的工資都來自中國企業時,政治上的選擇自然會變得簡單,軍事上,必須要有威懾力,我們在東北邊境的部署,不是為了主動出擊。
而是為了在遠東一旦陷入混亂時,有能力第一時間封鎖邊境,確保沒有一股武裝勢力能威脅到我們。這是一種“手握大棒,但笑臉迎人”的智慧。
外交上,更是要提前準備好工具箱,包括重新審視那些不平等條約的歷史法理,以及利用上海合作組織等平臺,聯合中亞國家形成統一立場,避免被西方國家在國際輿論上孤立。
當然風險巨大,任何在遠東的大動作,都可能刺激到俄羅斯敏感的神經,把一個伙伴逼成對手。
同時西方世界也正愁抓不到我們“擴張主義”的把柄,更何況要接手和治理如此廣袤的土地,成本是天文數字,挑戰超乎想象。
所以這是一場極其考驗耐心的博弈,動作要快,但姿態要穩,經濟滲透要深,但吃相不能難看,畢竟蘇聯的解體,快得讓全世界措手不及。
如果歷史的輪回再次上演,留給我們的反應時間,可能只有短短幾個月甚至幾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