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我國二手車交易規模
逼近2000萬輛大關
正從量的積累
轉向質的提升
但篡改里程數據、以次充好
隱瞞事故記錄等
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仍時有發生
內生動力不足
二手車市場表現不佳
近年來,我國汽車市場保有量持續增長。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3.53億輛,占機動車總量的78%,已連續16年蟬聯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按照汽車市場發展規律,當汽車保有量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二手車消費占比將超越新車消費,成為促進汽車消費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不過,截至目前,我國汽車市場仍然未擺脫新車占據市場主導的發展模式。
吳博峰 文/攝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達791.26萬輛,同比增長0.62%,而同期新車銷量超1274萬輛,同比增長10.9%。雖然實現正增長,但這并非處于“朝陽期”的二手車市場應有的表現,也遠低于全球汽車發達市場。
進入6月,這一數據仍未有好轉勢頭。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二手車周度快報顯示,6月9日至15日,二手車日均交易量為6.46萬輛,同比下降1.8%。其中,臨沂、南通、濟南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環比降幅分別為20%、12.8%和9.8%。
究其原因,離不開消費信心的影響。二手車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如何打造,這一問題的答案事關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前途。
二手車交易亂象叢生
需構建誠信價值鏈條
近期,正準備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王博表示:“購買二手車,我最擔心車輛實際狀況和商家介紹情況不符,這也是我一直猶豫不決的原因?!?/p>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
《汽車投訴情況專題報告》指出
二手車交易中主要存在
隱瞞車輛真實信息
價格亂象叢生等問題
隱瞞車輛真實信息方面
存在隱瞞車輛瑕疵信息,如掩蓋車輛剮蹭痕跡或隱瞞車輛維修記錄、事故記錄、泡水信息等;修改調低車輛行駛里程,如消費者購買時表盤顯示車輛為低里程數,但購買后檢測發現車輛實際行駛里程數遠高于表盤顯示里程數等問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肖政三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二手車行業誠信體系有待完善,部分經營者存在隱瞞車況、虛假宣傳等失信違規行為,嚴重影響了二手車行業的整體形象。
面對潛力巨大的二手車市場,從業者正著手解決行業老大難問題。一些交易服務提供商嘗試構建有效交易閉環,推動車源、車況真實透明,助力判斷車輛價值;部分檢測公司細化車況評級,劃分事故等級并評分,以標準化破解 “非標” 現象,還原真實車況。
為滿足消費者對二手車 “如買新車” 的期待,部分車企加大投入。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強在2025全國二手車大會上介紹稱:“我們開通了400家多元化認證二手車經銷商,推出官方133項檢測認證,所有官方認證銷售的二手車產品都有廠家質保和延保措施,努力營造更誠信的二手車行業新生態?!?/p>
數字賦能提升透明度
建立誠信“護城河”
“從技術維度看,我們必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二手車交易信息透明度,最大程度降低消費者的購車顧慮?!闭憬髮W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劉濤對記者表示,以數字技術賦能二手車市場已成為汽車流通領域發展的必修課。
(授權圖片)
記者了解到,為加快汽車維修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推動汽車維修行業轉型升級,電子政務云計算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多部門的聯合推動下,配合建設了一系列汽車后市場大數據工程。
全國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合法采集維修記錄,以車輛識別碼為標識建立全生命周期電子檔案,整合主機廠、4S 店及維修門店數據,讓關鍵車況信息可查。
同時,多家二手車交易平臺引入數字化技術,整合維修保養、出險、電池及檢測等數據生成車況報告,方便消費者評估,有效解決車況不透明問題。
系列措施傳遞出二手車行業求新求變的積極信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田甜向記者表示,車況信息透明化是二手車商誠信經營的關鍵所在,若要擺脫誠信不足的問題,二手車從業者要主動用好前沿技術,建立誠信的“護城河”。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吳博峰
編輯/李曉雨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2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 - 883154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