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性價比偏低的兩所高校,保研資格都沒有,錄取分數卻超過很多211。
眾所周知,在高考志愿填報中,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會參考往年的錄取位次來進行填報,這種情況看似比較科學,實則存在隱患。
往年的錄取情況,不一定是高校水平和性價比的真實體現,可能是當年考生和家長在社會環境影響下的盲目行為。
所以,如果后來的考生,還按照往年的錄取情況填報,可能會把盲目進行到底,讓自己的錄取分數得不到最大化利用,給自己的人生做出不合理的選擇。
比如,位于南京的兩所高校,往年錄取分數都很高,但是它們的性價比偏低,對如今的高考生來說,可能,并不是理想的選擇。
第一所是南京審計大學。學校前身是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南京財貿學院,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學校更名為南京審計學院,本世紀初,學校將南京金融高專收入麾下,十年前,學校成功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
從學校的辦學歷史來看,這是一所比較年輕的財經類高校,學校曾隸屬審計署,后劃歸江蘇省,四年前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目前擁有工商管理和統計學兩個博士點,要說實力,學校也有一定實力。
靠著南京的地理位置和財經屬性,尤其是號稱全國第一的審計學,學校錄取分數一路上漲,如今已到高位,以去年的錄取分數來看,南審的分數,已經超過了很多知名211甚至985高校。
如果分數不高,南京審計大學絕對是個好的選擇,但是如果分數被捧到如今這個地步,這所學校性價比就要變低了。
一方面,學校連保研資格都沒有,這意味著學生想讀研只能去考研,這會多出很多事,財經類專業考研非常難(跨專業過來的比較多),競爭非常激烈,南審學子想要考個好學校,難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學校只是普通四非高校,沒有屬性優勢,在企業只要雙一流的招聘要求面前,南審學子只能低下頭顱,后悔當年為何沒選雙一流。
第二所是南京財經大學。學校的前身是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南京糧食經濟學院,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更名為南京經濟學院,本世紀前后,學校先后合并南京物資學校、江蘇財專、江蘇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等學校,并于本世紀初更名為南京財經大學。學校直到四年前才拿到需要加強建設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擁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授權點。
南京財經大學這個校名,足夠給力,也因此,學校在各省備受青睞,錄取分數超過很多二一一,但是不得不說,和南京審計大學一樣,學校性價比非常一般,沒有保研資格,而且學校除了相對熱門的財經類專業,還有很多冷門專業,比如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管理等,考生高分考進去,真是欲哭無淚。
對此,你怎么看?你會高分報考這兩所高校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