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日貿易談判僵持之際,中國突然宣布解禁日本水產品進口,日本罕見挺直腰桿,對美國強硬說"不"。
特朗普近日突然在社交媒體上放出大招,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將對所有日本和韓國輸美產品加征25%的關稅。這一記重拳直接砸向兩個東亞盟友,讓國際社會再次見識了這位"關稅狂人"的任性作風。
【特朗普宣布將對所有日韓輸美產品加征25%關稅】
面對美方的突然發難,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現得相當硬氣。他公開表示對美方決定"深感遺憾",并強調雙方未能達成協議的原因,在于日本拒絕在關鍵領域做出讓步。這番表態看似強硬,實則透露出美日貿易談判已陷入僵局的現實。
要知道,從今年4月開始,美國就揮舞著"對等關稅"的大棒,給日本等貿易伙伴下了90天的最后通牒,其中要求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并接受汽車關稅,否則將面臨懲罰性關稅。如今期限將至,雙方仍在汽車關稅、農產品市場準入等核心問題上僵持不下。
據共同社報道,石破茂在回應此次關稅威脅時,特別強調日本將團結一致捍衛國家利益,在涉及農業等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絕不妥協。這種罕見的對美強硬姿態,反映出日本政府正在調整其傳統的外交策略,不再甘當美國貿易霸凌的被動接受者。
【石破茂拒絕向美國妥協】
而細究起來,日本之所以敢和美國叫板,背后其實另有玄機。就在美日貿易爭端白熱化之際,中國突然宣布部分解禁日本水產品進口,這記神來之筆可謂恰到好處。
回顧此前日本執意啟動核污水排海時,中國為保障民眾食品安全,果斷暫停了日本水產品進口。如今經過長期的嚴格檢測,中方確認部分區域水產品安全達標后予以解禁,福島等10個高風險縣市除外。
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青木一彥,立即將此事稱為"重大進展",日本漁業界更是歡欣鼓舞。明眼人都看得出,中國此舉無異于給深陷貿易戰泥潭的日本,遞了根救命稻草。
【中方解禁日本水產】
不得不說,中國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放寬進口限制,時機把握得相當精妙。一方面,這為日本經濟注入了急需的活力,使其在面對美國貿易壓力時擁有更大回旋余地;另一方面,這也向日本傳遞明確信號:與中國保持良好經貿關系,遠比一味追隨美國對抗中國更為有利。
而一邊是美國揮舞關稅大棒步步緊逼,一邊是中國伸出橄欖枝雪中送炭,這種鮮明對比讓日本媒體都忍不住猜測:這是否預示著東京需要在中美之間重新尋找平衡?
不過,我們也不能對日本抱有太過不切實際的幻想。別看石破茂現在對美國態度強硬,但以日本一貫的做派,很可能會在其他領域對美國做出讓步。
【警惕日本向美國犧牲中國的利益】
比如在造船業、能源進口等方面滿足美國要求,甚至可能通過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來換取汽車關稅的豁免。畢竟對日本來說,徹底得罪美國的代價實在太大。
而中國此次解禁日本水產品,既是對日本釋放善意,也是在提醒日方:中國既有能力給日本經濟"雪中送炭",也有必要手段應對可能的"過河拆橋"。
中國此次解禁日本水產品絕非單方面示好。在中日關系這個大盤子里,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日本拿出誠意。首當其沖的就是核污水排海問題,日方必須嚴格遵守國際規則和中日達成的共識。
尤為關鍵的是,正逢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之際,對于曾給中國人民造成巨大傷痛的日本而言,更需秉持正確的歷史認知,助力兩國關系前行。
【中國此次解禁日本水產品絕非單方面示好】
日本現在可謂站在十字路口:一邊是窮追猛打的美國,一邊是敞開懷抱的中國。石破茂政府看似強硬的對美態度能維持多久?日本最終會作何選擇?這些問題都將深刻影響東亞乃至全球的經濟政治格局。
對中國而言,既要看到日本在壓力之下可能展現的務實態度,也要警惕其可能的兩面手法。畢竟在核心利益問題上,我們絕不能有絲毫含糊。解禁水產品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看日本能否以實際行動回應中方的善意。
眼下這場貿易博弈還在繼續,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涌動的今天,中國始終是自由貿易的堅定捍衛者。無論是貿易戰,還是其他國際經貿爭端,中國都將以自身的方式,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