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4 日,領克10 EM-P 迎來全球首秀。不同于以往的轎車發(fā)布會,這場發(fā)布會沒有刻意營造“電動”或“智能”的噱頭,而是提出了一個更基礎、也更現實的問題。
為什么混動轎車,到今天還沒有一臺真正“好開”的?就像潮玩圈里,LABUBU 用丑萌的反差和稀缺的盲盒,重新定義了年輕人對陪伴物的想象。這種現象背后,其實藏著一個時代的消費邏輯,年輕人不再只為實用買單,更為“感知”、“身份”、“表達”買單,他們買的是符號,是故事,是讓別人一眼能看懂的態(tài)度。
同理,汽車市場其實也在等一個類似的轉變。
過去幾年,新能源轎車被切割成兩種路線,一邊是節(jié)能為主的家用混動,一邊是高端高價為核心的極致創(chuàng)新。尤其是中大型混動轎車,作為新能源與燃油的交匯區(qū),始終處在體驗的模糊地帶。用戶想要一輛既能省油、又能好開,既有智能體驗、又有空間舒適的大轎車,卻發(fā)現市場上很難找到真正平衡這些需求的答案。
領克10 EM-P想做的,是打破夾層,用新能源原生架構,把四驅、智能、性能、設計這些能力完整打穿,從根本上回答一臺混動轎車該是什么樣,給混動轎車的未來換一個起點。
01
架構造車重新定義混動轎車的“好開”
混動轎車為什么只談節(jié)能,少談性能?原因其實不復雜,因為大多數混動車是從“節(jié)油”出發(fā)開發(fā)的,不是從“好開”出發(fā)開發(fā)的。傳統的混動車,更多是通過優(yōu)化油耗、降低成本,滿足家庭用戶的通勤需求,很少有人站在新能源架構的起點,去重構動力、操控、智能之間的平衡。
必須要做領克10 EM-P的答案,寫在銷量曲線上,從2017年到現在,領克累計銷量突破149萬輛,即將邁過150萬臺的門檻。更重要的是過程中積累的價值,今年5月領克全品類產品加權成交價達到18.9萬元,EM-P車型成交價達到24.9萬元,這樣的成績已經遠超同級自主和合資品牌的水平。
這說明,領克從年輕化、性能化產品起步,到新能源高端品牌的定位,已經被市場認可,已經開始有人為“高價值的中國品牌”買單。但更大的價值在于突破邊界,從SUV到轎車,從緊湊型到中大型,從燃油性能到新能源智能,領克一步步拆掉了中國汽車走低、務虛的天花板。
不過,比銷量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架構能力。這是一臺基于CMA Evo 原生新能源架構打造的混動轎車,圍繞刻在基因里的性能和駕趣,重新優(yōu)化重心布局、動力協同、動態(tài)平衡。和傳統平臺不同,架構造車的優(yōu)勢,不只是平臺復用,而是通過標準化模塊與靈活化組合,實現效率、成本、質量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全面優(yōu)化。每一個零部件、每一套動力系統、每一種電子架構,都基于同一套工程標準協同開發(fā),既能保證全局效率,也能兼顧產品的性能深度。
對于消費者而言,意味著一臺新能源轎車不再只是拼配置,而是擁有了更可靠的品質保障、更豐富的功能選擇、更優(yōu)的性價比體驗。所以,領克10EM-P能做到20萬級唯一全系標配四驅,也能做到30萬內唯一標配四驅和激光雷達,通過架構造車的經營哲學把CMA Evo的性能能力、智能能力開放給更多用戶,讓好開、好控、好智能成為混動轎車的標配體驗。
領克10 EM-P第一次把“新能源的智能”、“運動車的操控”、“全場景的四驅”,統一在一臺混動轎車上。很大程度上,領克10 EM-P代表的是混動轎車的下一條路。
02
領克10 EM-P拉平50萬級配置,并首次下探到20萬級
在過去的汽車市場,配置和價格是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20 萬最多就能買到25萬的配置,50萬的體驗只屬于50萬的車型。尤其在混動轎車領域,四驅、激光雷達、高階芯片這些能力,始終是高價車型的專屬,規(guī)模化區(qū)間的消費者即使愿意花錢,也很難在20萬級市場找到完整的解決方案。
領克10 EM-P作為一臺20萬元級的中大型混動轎車,將過去只屬于40萬-50 萬級轎車的配置和能力,完整打包進來,第一次讓高階性能、智能、安全不再是高價用戶的專屬權利。
700TOPS算力的英偉達Thor智駕芯片,一片頂過去三片,不僅為現有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也為大模型智駕、全場景感知預留了足夠的能力冗余。與此同時,全系標配的激光雷達,直接對標甚至超越一眾30萬-50萬級的新能源轎車。
再加上千里浩瀚智能輔助駕駛H7 方案,通過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MLM多模態(tài)大語言模型、數字先覺網絡和安全底線模型的組合。對用戶而言,敢用是好用的前置條件,一方面輔助駕駛的能力不再只是“自動跟車”、“自動剎停”這些基礎功能,是真正從出發(fā)到到達、從公司到小區(qū)的全程,從一個偶發(fā)性的功能變成日常必用功能。
在性能層面,領克10 EM-P同樣做到了行業(yè)首次的“全域下放”。四驅過去是性能車和主打通過性的SUV產品標簽,領克10 EM-P通過1.5T Evo全新電混專用引擎+DHT Evo 混動電驅,在CMA Evo架構上實現了動態(tài)平衡和全域控制的能力,再通過高效能量管理系統,把傳統四驅帶來的能耗劣勢降到最低,做到了“兩驅油耗,四驅性能”的平衡。用戶不再需要在經濟性和性能之間做選擇,而是可以同時擁有一臺動力強勁、操控穩(wěn)定又節(jié)能高效的中大型轎車。
對于用戶而言,四驅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不論是濕滑路面還是泥濘鄉(xiāng)道,是冬季冰雪還是高架彎道,是山路駕駛還是長途高速都能帶來穩(wěn)定可控的駕駛信心,讓混動轎車擺脫“只能家用、不能運動”的刻板印象。
從根本上說,領克10 EM-P同樣是架構能力和體系效率的產物,得益于此,才可以普及到更廣闊、更大眾化的消費市場,讓產業(yè)價值鏈上的高價值能力向下釋放,不只是讓20 萬級用戶買到了50萬的配置,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擁有了50萬才有的完整體驗。
03
中大型混動轎車的消費感知如何做?
新能源競爭走到下半場,用戶不再滿足于基礎功能層面的滿足,而是開始追問:這臺車,除了能用、好用,還能帶給我什么樣的情緒價值和身份感知?
尤其是中大型轎車,這類產品本身就承載著“身份”與“品質”的雙重訴求。過去,高級感靠尺寸、品牌、內飾工藝堆出來,但到了新能源時代,這種靠堆疊的方式失效了,導致穩(wěn)重感、辨識度和格調感始終缺位。
新一代中產、高知、高凈值用戶,他們不再只是追求省油,更希望擁有一輛“有格調”的新能源轎車。這種格調,是外觀要有辨識度,讓別人一眼能看出品位;內飾要有質感,坐進去有儀式感;空間還要有日常的陪伴感。
麥肯錫曾總結新時代消費感知的三大特征,分別是“高級感≠功能堆砌”、“格調感≠造型炫酷”、“價值感≠價格折扣”。換句話說,中大型新能源轎車的高級感,要從設計語言、體驗細節(jié)、品牌氣質三方面重建。
領克10 EM-P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試圖從底層能力開始,重構這種消費感知。比如,它的外觀通過寬體比例、溜背造型、短前懸長軸距的結構比例,塑造出既穩(wěn)重又動感的新能源姿態(tài);內飾大面積采用環(huán)保材料和高品質工藝等細節(jié),營造格調;在空間布局上,不是簡單做大做寬,而是讓駕駛、乘坐、儲物都有獨立優(yōu)化,充分考慮了多場景下的舒適需求。
這些設計把一臺新能源轎車該有的質感、格調、舒適感完整呈現出來。這是領克10 EM-P 的產品觀,也是它對中大型混動轎車市場消費感知重建的回答。
領克把這套完整能力帶到20 萬級市場,對消費者而言,是體驗邊界擴張;對產業(yè)而言,是新能源下半場開始進入“全能力競爭”的標志。
領克10 EM-P不會是唯一的一臺,也不會是最后一臺,但它是第一款把架構造車能力完整兌現到消費感知層面的中大型混動轎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