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人參果:從戈壁灘走向全國的“甘味”傳奇
在廣袤的中國大西北,甘肅民勤,這座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的小城,正憑借一種獨特的水果——人參果,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農業傳奇。地道“甘味”,作為甘肅農產品的金字招牌,民勤人參果無疑是其中熠熠生輝的一顆明星。
獨特產地 孕育非凡品質
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屬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這里年均日照時長超過3000小時,晝夜溫差可達20攝氏度。充足的光照,讓人參果在光合作用下積累了豐富的糖分和營養物質;而巨大的晝夜溫差,又使得果實的呼吸作用減弱,減少了養分的消耗,從而造就了民勤人參果清甜多汁、香氣濃郁的獨特口感。
人參果碩果累累
此外,民勤的沙質土壤透氣性好,礦物質含量豐富,為人參果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當地果農堅持生態種植,采用有機肥料,不打催熟劑、膨大劑,讓每一顆人參果都在自然的懷抱中茁壯成長,真正做到綠色、健康、無污染。
科技賦能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從2008年最初從云南引進種植,民勤人參果產業在短短十幾年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全縣人參果日光溫室已達7800座,種植面積3.12萬畝,年產量14萬噸,產值8.4億元,成為西北設施人參果栽培面積最大的縣區,占全國設施種植規模的30%以上。
這一成績的背后,離不開科技的支撐。2019年,民勤縣與甘肅省農科院、昆明市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合作,建成了民勤縣人參果脫毒育苗中心。該中心通過莖尖剝離脫毒、組培快繁技術,每年可產出2000萬株優質種苗,徹底解決了種苗僵果、帶病毒等問題。同時,與省農科院合作研發的3級良種繁育體系,不僅降低了外地調運成本,更提升了種苗的抗病能力,為產業規模化發展筑牢了根基。
技術人員查看脫毒苗培育情況
在種植環節,民勤縣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等先進技術,實現了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相比于傳統漫灌,節水量可達40%以上,節肥量達30%以上,有效提高了水資源和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也提升了人參果的品質和產量。
多元銷售 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曾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民勤人參果,如今已通過多元化的銷售渠道,走向了全國千家萬戶。線下,民勤縣積極探索產地直銷、農超對接、農批對接等模式,與各大超市、批發市場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民勤人參果還成功打入了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高端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電商直播帶貨銷售人參果
線上,民勤縣借助縣、鎮、村三級電商服務網絡,以及網紅和直播達人的推廣,讓人參果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2025年,民勤人參果網絡銷售達1.7萬多噸,約占總產量的70%以上,網售額達1.22億元左右。像甘肅天鮮配貿易有限公司這樣的電商企業,每年線上銷售人參果約20多萬單,銷售額達500萬元左右。在電商物流產業園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參果通過快遞發往全國各地,實現了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手中的快速配送。
品牌引領 未來發展行穩致遠
為了進一步提升民勤人參果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民勤縣以“民清源”為核心品牌,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消費者只需掃描果品上的二維碼,就能追溯到人參果的“一生”,從種苗培育、種植管理到采摘、包裝、運輸,每一個環節都一目了然,真正做到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此外,民勤縣還積極舉辦各類農產品展銷會、推介會,參加國內外農業展會,借助這些平臺展示民勤人參果的獨特魅力,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持續開展品種改良和技術創新,不斷延長人參果的種植周期,實現多品種人參果全年期生產銷售,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民勤人參果亮相蘭洽會
展望未來,民勤人參果產業將繼續秉持綠色、創新、發展的理念,不斷完善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以地道“甘味”為引領,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讓這顆來自戈壁灘的“金果果”,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記者:王希麗)
編輯:李筱 審校:李玉紅 責任編輯:李祿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