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知道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畫中的青綠色彩
時隔千年依舊驚艷世人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但你可能不知道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
藏著一幅盛唐的青綠山水
比《千里江山圖》還足足早了400年
走,一起進窟看看?
一起進窟!
看原汁原味的“青綠山水”
走進第217窟
南壁的一抹青綠瞬間撞進眼簾
△莫高窟第217窟(復制)
嫩綠的山坡、青翠的懸崖
彎彎的小河安靜流淌
岸邊垂柳輕拂
各色野花雜樹開得熱熱鬧鬧
行人穿梭其中,一片生機盎然
仔細看
遠處褐色的線條是褪色的河流
山間發黑的細線
其實是變色的瀑布
“近大遠小”的透視技巧
讓陡峭巖壁上的山水呼之欲出
僅一眼,就仿佛走進了千里江山
△常書鴻1955年臨摹 敦煌研究院藏
畫家用山川自然分隔畫面
故事情節由遠及近
觀者在欣賞青綠山水的同時
能夠清晰地感知到故事的脈絡
當我們欣賞過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這樣的成熟之作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再回望第217窟的這幅作品
仿佛看到了青綠山水的“來時路”
就如同佛陀波利千里取經的故事一般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來自盛唐
這幅“青綠山水”美得很權威!
不僅內容有趣
這幅畫的畫法更是教科書級別的
1.“只此青綠”的高級國風配色
所謂青綠,是以礦物顏料
石青、石綠為主色調的山水畫
寶石般清透的青綠色鋪滿畫面
一眼望去清新又爽朗
△莫高窟第217窟(復制)
為了不單調
畫家用淡淡的土黃、赭石
在山腳、坡地打底過渡
又給畫里的人物穿上亮眼的紅衣
馬匹涂上深棕色
瞬間點亮了整個青綠背景
2.透視技巧、空間感拉滿
看右上角的那條小河
彎彎曲曲流向遠方
越往遠處
河邊的樹就越畫越小
山也層層疊疊淡下去
一下子就把深遠遼闊的感覺拉滿了
好像風景真的延伸到畫外
3.大師同款、李思訓直呼內行
唐代畫家李思訓
首創了用青綠顏料畫山水的絕活
被稱為青綠山水畫的鼻祖
可惜他的真跡今已無存
但這幅壁畫卻完整保留了
盛唐青綠山水的精髓
為后世青綠山水畫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來了這個寶藏窟
除了青綠山水,還能看什么?
看唐代古建
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
是古建愛好者的必看
△第217窟 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樓、臺、亭、閣錯落有致
連屋檐上的木頭榫卯都清清楚楚
細節控狂喜~
看絕美藻井
窟頂藻井的卷草紋
全是匠人一筆筆手繪
△莫高窟第217窟 團花藻井
繁復華麗,是真正的美學“天花板”
打卡不同洞窟還能解鎖不同藻井
△莫高窟第407窟 三兔飛天藻井
站在這里
連顏料剝落的痕跡都是歷史的呼吸
帶著我們觸摸千年前大唐的輝煌
第217窟來北京“出差”了!
就在北京展覽館“如是莫高”敦煌藝術大展
這也是第217窟全球首次復制
這個夏天,想避暑又想長知識?
別錯過這個寶藏打卡地
(展覽持續至10月28日)
責任編輯:黃璐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