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高洋 潘飛
夏日的玉門市,一片曾經的戈壁荒灘正上演著一場華麗的蛻變。當地依托戈壁資源稟賦,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高標準打造戈壁農業產業園。聚焦蜜瓜主導產業,通過規模化發展、智能化生產、全鏈條升級,成功將這片不毛之地轉變為高效“云農場”,不僅帶動了村集體增收,更讓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
玉門市緊扣“擴規模、提品質、增效益”的發展主線,為蜜瓜產業規模化發展奠定堅實根基。累計整合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產業獎補資金、社會資金等4000余萬元,在戈壁荒灘上建成了2300畝連棟鋼架拱棚。同時,配套建設了管理房、倉儲庫、氣調庫、分揀車間、蓄水池及水肥一體化設施,并創新采用15畝單元獨立供水系統,實現了資源的集約化利用,讓這片曾經的荒灘搖身一變成了蜜瓜產業的“金色工廠”。
在智能生產方面,投入200萬元,聯動甘肅農業大學、酒泉市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建設了800平方米的蜜瓜科技小院。農技專家們緊盯蜜瓜生產周期,開展土壤檢測、病蟲害防治、品種研發、示范推廣、綠色種植等技術研究,24小時動態監測蜜瓜生長情況,為蜜瓜的健康生長保駕護航。
在智慧分選環節,當地投資550萬元建成3300平方米分揀車間與3200平方米倉儲庫,配備2臺6通道AI智能分揀機。依托精準識別技術建立的分級標準,有效提升了蜜瓜的品質管控水平,降低了瓜果損耗率,增強了農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
在智聯銷售環節,依托盛美柳湖蜜瓜的金字招牌,大力開展綠色有機蜜瓜產品品牌建設,成功將其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并獲得綠色食品A級證書。通過農產品網、惠農網、農村淘寶等知名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柳湖蜜瓜得以銷往廣東、湖南、上海、貴州、浙江等地,讓“甜蜜”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玉門市創新采用“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依托1000畝蜜瓜標準化示范園區和500畝蜜瓜核心種植區,培育了40余名“新農人”、鄉土人才及高素質農民。這一模式輻射帶動36戶農戶聯種180畝蜜瓜,畝均增收超3500元。此外,園區每年提供固定就業崗位200個、季節性用工3000人次,實現勞務收入680萬元以上,為當地農民搭建起了一條通往富裕的“綠色橋梁”。
經過科學培育與精細化管理,玉門市戈壁農業產業園的首批優質蜜瓜將于7月15日正式上市。園區聯合科研機構優選了玉菇、黃金蜜、金冠、都知密等優勢品種,這些蜜瓜不僅獲得了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雙重認證,而且生長環境潔凈,生產過程智慧管控,分揀環節嚴格精準,品質優良可靠,必將為消費者帶來“甜蜜”的體驗。
從戈壁荒灘到“蜜”境,玉門市戈壁農業產業園的數智化豐收之路,不僅是產業振興的生動實踐,更是科技賦能農業的精彩范例,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