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寧夏,有你更精彩
聊喜歡的美食,不同的飲食文化,不同的城市味道,我是阿威!
前言
中衛沙坡頭如今很出名,成為沙漠游的一個特色旅游景點,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旅游,它也是很多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來旅游,自然是想吃當地的特色美食,那么中衛的特色美食是什么?你知道嗎?
1
有關中衛的歷史,阿威寫過一篇《寧夏明朝那點事90:中衛的歷史沿革,和它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在文章中專門介紹過,這里就不多說了,主要說說它的美食。
其實,中衛地方風味美食的形成,肯定是跟它的歷史有關,是伴隨它的歷史進程所形成的。
大明洪武三十二年(公元1399年),大明朝廷開始戍邊中衛,寧夏左衛和陜西分別分兵組成六千余的軍隊前來,以舊應理州城為基礎,成立中衛。后續又遷來一些百姓,主要是屯田。
這些將士和百姓基本都是北方人(陜西、山西、河北、甘肅等地),他們自然也帶來了各自的飲食習慣和風俗,隨著時間的消逝,漸漸形成了中衛如今的飲食口味個風味特色。
如今,要說中衛的美食風味特色是什么,本地人會推介雞血面和炒豬雜。是不是覺得有些奇怪?和寧夏的民族特色飲食截然不同的感覺。
這兩種美食的形成和流行,都是出于偶然,然后慢慢流行開來,成為地方名吃!
沒有雞血面圖片,就用蒿子面張冠李戴一下,見諒
2
雞血面
雞血面有著悠久的歷史,曾是逢年過節或款待親朋好友時的壓軸美味。其實,就連本地人都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雞血面這個面食品種,一問他們,都會說是當地民間傳統美食,如今,雞血面制作還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員。
那么到底有著多悠久的歷史?恐怕連傳承人自己也說不出來個一二三。
按照傳統的說法,雞血面的制作形成,是因為中寧的土雞(還記得阿威上篇文章《中寧味道:中寧枸杞甲天下,蒿子面饞百千家,不能錯過的寧夏美食》里說到的土雞嗎?),中寧地區的雞在枸杞園長大,肉質筋道,味道鮮美,用它的血和面做成的雞血面自然營養豐富,口感一流。
沒有雞血面圖片,就用蒿子面替代一下,哈哈
3
雞血面的歷史由來
雞血面的制作形成于大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
正德五年“寘鐇之亂”(安化王之亂)后,寧夏鎮元氣大傷,但是在三邊總制楊一清的統籌謀劃之下,借此扳倒了劉瑾,也讓九邊重鎮(包括寧夏鎮)來了一場大洗牌。游擊將軍仇鉞晉封咸寧侯,他原來的游擊將軍位置由史鏞升任擔當。(“寘鐇之亂”,這在阿威《寧夏明朝那點事》系列里有相關介紹)
正德七年,虜寇大舉進犯固靖(固原、靖邊、靖遠)史鏞命中衛和中寧(寧安堡)守將卡守寧安渡,封堵虜寇退路,防止虜寇從中衛地界逃竄回賀蘭山后面。隨后,他指揮了一場讓他留名寧夏明朝戍邊歷史的“長流水大捷”。
其中在中衛和中寧守軍的浴血奮戰之下,虜寇沒能越過黃河,又從靈武方向跑回去。
戰后,史鏞大肆犒軍。棗園(中寧附近的地名)的雞就倒霉了。西北人嘛,都喜歡吃面,在伙頭軍做慶功準備的時候,肯定少不了做面,有一個毛手毛腳的把一盆剛接下來的雞血不小心碰進了面粉里,伙頭軍突發奇想,將錯就錯,用雞血和面,最后沒想到軍士們吃后一致點贊,說面與眾不同,是慶功宴里最好吃的美食。隨后,每次出征或者凱旋,伙頭軍都會做上一碗雞血面以示吉利。
后來,在進一步的實踐中,漸漸形成了雞血面的制作工藝。并且流傳于民間,因為小分量的雞血面操作起來更方便(一般人家宰雞都只是一只),加上由于雞血面的誕生具有喜慶性質,所以當地人做喜事的時候都喜歡用雞血面待客,取個好彩頭,就這樣漸漸成了地方特色美食。
到了清朝時期,由于中寧一帶開荒種植了很多枸杞園和棗園,人們在園里放養土雞,據說這樣的土雞血做出來的雞血面營養更佳。于是,中寧的土雞加中衛的制作工藝,雞血面就成了一方名吃!
但是,據說目前能夠完整做出正宗雞血面的人已經不多了。不知道去中衛旅游,還能不能吃上正宗的雞血面?
4
炒豬雜
阿威第一次在銀川的街頭見到“炒豬雜”這個招牌的時候,以為自己看錯了,在寧夏這個地方有這等美味,真的出乎阿威的意料!
說是炒,其實也類似于銀川的早餐“羊雜碎”,二者不同之處就在于一個是用“羊”內臟、一個是用“豬”內臟。味道就在于一個“辣”字。
中衛之所以有這道美味佳肴,是因為明朝時期,戍邊的六千多軍士里,都是漢族人。飲食習慣里肯定少不了豬肉的存在。加上后來陸續回遷的民族兄弟基本都是從固原出蕭關入寧夏鎮,或者從慶陽直接走韋州道,很少有過中衛這邊來的。或者在中寧的豐寧渡就停下腳步了。
所以,中衛這片地方就形成了寧夏地區里獨特的飲食。后來受到著名羊雜碎的影響,中衛人也開始用做羊雜碎的方法做成“炒豬雜”。最后也形成了地方風味特色。
5
要說中衛的風味特色,還有很多,比如扁豆子面、燴小吃等等,都深受饕餮喜愛和推薦。但是要說到歷史淵源,還是雞血面和“炒豬雜”更為有來頭。
可以這么說,寧夏雖然不大,但是,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味道。因為寧夏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交匯點,美食融合也是相當精彩,缺乏的只是整理和挖掘罷了。
如今對于對于寧夏的宣傳,很多重心都只是在旅游方面,而對于美食,人們都只停留在比如手抓羊肉等或者吳忠早茶之類,不過是泛泛而談。真正的寧夏味道,其實就藏在城市的角落,有待人們去發現,比如說阿威!
【慚愧,沒有雞血面和炒豬雜的圖片,因為一天為生計奔波勞碌所得,支撐不了遠方,寫這些文章,只是因為喜歡而已】
發現美食,關注美食,感受美食,講述美食!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記錄多彩的美食!謝謝閱讀關注!
通過“點贊”給威記鼓勵吧↘↘↘
看完點個分享給更多人再走,謝謝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