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之間的差距在逐步縮小。于是,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想把戶口再遷回農村。今年初,在武漢打拼多年的楊亮告訴我們,他早年因上大學將戶口遷出農村。如今在城市面臨高房價和就業壓力,盼望政策放寬后,他打算把戶口遷回老家,利用家里的土地搞點生態種植。
而為了讓大家明確知道哪些非農戶口可以遷回農村。最近,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明確規定了:四類人群可申請將戶口遷回農村,重新享受土地承包、宅基地分配、集體分紅等權益。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哪四類非農戶口可以遷回村。
第一類,農村大學生畢業后可遷回
現在很多農村孩子考上了城里的大學,就把農村戶口轉到所在的大學。而等到其大學生畢業之后,發現城里的工作不好找,生活成本又太高,而農村的發展機會反而更多一些。于是,很多大學生就想返鄉發展。而現在的政策明確規定了,鼓勵農村大學生返鄉發展。所以,農村大學生可以依法向村集體申請回遷。
第二類,退伍軍人可無條件回遷
很多農村青年積極報名參軍入伍,之后他們的戶口就會遷入所在部隊。而在服役期滿之后,根據安置政策,退伍軍人可無條件回遷,回遷后可以優先申請宅基地,并享受創業扶持政策。就在前些天,剛退伍的軍人楊彬表示:“現在農村發展機會較多,比在城里打工強。我打算回村搞個生豬養殖場,政策上還會給予一定的補貼。
第三類,戶口已經遷出,老家還有宅基地
有些人早年出去打工,并在城里已經落戶,戶口已經從農村遷出,但在農村老家還有宅基地。而根據安置政策,像這類戶口已經遷出,老家還有宅基地的人,是可以申請戶口遷回的。不過,需要經過三分之二以上村民簽字同意,并通過村委會的審核。此外,這類人群原來所在的宅基地上的房子必須保持完好,若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塌,那宅基地就會被村集體收回了。
第四類,夫妻一方是農村戶口,另一方可以隨遷
現在很多農村居民都到城里去打工,與當地人結婚。而現在他們發現城市房價貴,生活成本高,工作又難找。于是,城市戶口的一方,可以申請把戶口遷到農村,隨另一方落戶。比如,在武漢工作的張偉表示:“我妻子是黃陂農村戶口,我準備今年將戶口遷到農村。村里還能分塊宅基地,能夠蓋起新樓房。將來退休之后,還能在農村養老。”
現在問題來了,以上這四類人群在把非農戶口遷回農村之后,他們能夠享受到什么福利呢?第一,可獲得承包地的經營權、宅基地的使用權。屆時,可以把承包地流轉給合作社,每年可獲得現金分紅。此外,在獲得宅基地后,可以在上面蓋起屬于自己的小洋樓。
第二,可以享受到集體福利。在成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后,可以參與村集體所擁有的魚塘、山林、養殖場等方面獲得的收益分配。此外,若遇征地拆遷,回遷人員可以享受到征收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等待遇。
第三,可以參加農村醫保,2025年個人繳費標準是380元,住院報銷比例最高可達70%。總之,以上這三項福利待遇,對于把戶口回遷農村的群體來說,還是具有較大吸引力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