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24 年8 月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6 歲,處于世界較高水平。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健康問題高度重視,出臺《“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織牢國家公共衛(wèi)生防護網,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位置。在高等教育方面,“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代碼082710T)專業(yè)于2019 年通過教育部審批,在2020 年正式成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新專業(yè)。這一新專業(yè)的增設,將極大完善我國高等教育體系,有效促進健康領域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全面展開。
腸道是機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負責消化吸收日常膳食中的各類營養(yǎng)物質,保護機體免受抗原、病原微生物、有害物質等的損害,同時發(fā)揮激素分泌、免疫調節(jié)和黏膜屏障等各種功能。因此,腸道健康是機體健康的重要保障。食品是人類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食品成分除了提供營養(yǎng)、具有加工特性之外,還對機體健康產生調控作用。近年來,國內外科學家通過各種技術手段,聚焦于食品成分對人類的健康作用相關研究,尤其是剖析它們對消化道的健康功能,獲得了可喜的研究結果和結論。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趙新淮教授致力于食品化學和分子營養(yǎng)學方面的基礎研究,二十余年來深耕于食品成分與腸道健康領域。在大健康時代背景下,趙教授和團隊成員收集同行們在腸道健康方面的相關研究文獻,結合團隊的科研成果,系統(tǒng)地梳理食品成分與腸道健康之間的關系,挖掘并匯總其分子機制,最終匯編成圖文并茂的《食品成分與腸道健康》一書,為讀者呈現了腸道健康領域的前沿理論和新技術。
ISBN 978-7-03-081120-2
趙新淮 等 著
系統(tǒng)架構
多維度解析食品成分的腸道健康作用
本書以“食品成分—腸道功能—健康結局”為核心邏輯主線,構建起層次分明的學術體系。全書共6章,在初步介紹腸道的生理基礎之后,分別從多酚類物質、多糖、腸道屏障、蛋白質水解物與活性肽、乳鐵蛋白等維度論述它們的腸道健康作用。
在開篇的緒論部分,作者詳細闡述腸道的結構與功能,包括小腸和大腸的生理特性,以及維護腸道健康的重要性,特別提及與腸道健康相關的慢性疾病和結直腸癌等問題。這一基礎論述為后續(xù)探討食品成分的腸道健康作用奠定必要的生理學基礎,使讀者能夠從整體上理解腸道在人體健康中的核心作用和地位。
隨后的章節(jié)聚焦于三大類食品成分:多酚或類黃酮、多糖、蛋白質或蛋白質水解物或活性肽。對于每一類成分,作者都從來源、結構、生物活性、作用機制以及食品加工貯存的影響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和論述。以多酚為例,書中不僅介紹類黃酮的結構、膳食來源與化學性質,還詳細探討多酚的抗氧化、抗結直腸癌和抗炎作用,以及熱處理、貯存條件等因素對其活性的影響。這種全面而系統(tǒng)的論述方式,讓讀者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各類食品成分與腸道健康作用之間的復雜關系。
健康飲食對腸道屏障及腸-腦軸的作用
(Tilg et al.,2022)
學術深度
聚焦分子機制與前沿研究
本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深入探討腸道健康作用的相關分子機制。在闡述各類食品成分的腸道健康作用時,作者不僅僅停留在現象描述層面,而是深入到分子生物學水平,揭示其作用的內在機制。
在討論多酚的抗結直腸癌作用時,作者詳細闡述多酚誘導結直腸癌細胞凋亡的作用機制,以及誘導細胞自噬和細胞壞死的過程;在分析多糖的抗癌活性時,不僅介紹多糖的抗結直腸癌作用,還深入探討其作用機制,包括對細胞信號通路的調控等;對于蛋白質水解物和活性肽以及重要的乳蛋白質成分乳鐵蛋白,書中探討它們對腸道屏障的物理、化學、免疫和生物屏障的影響機制,并且還介紹它們對腸道免疫和發(fā)育的作用機制。
此外,本書還關注食品加工和貯存等實際因素對食品成分健康作用的潛在影響。例如,在討論多酚時,著重分析熱處理、貯存條件等對其抗癌和抗炎活性的影響。又如,在探討多糖時,充分介紹化學修飾如硫酸化、羧甲基化、硒化等對其抗癌活性的改變。這種將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方式,使得本書不僅具有學術價值,還能為食品工業(yè)和健康產業(yè)提供理論指導。
龍眼多糖對HCT-116 細胞和HT-29 細胞的凋亡誘導作用機制
(于亞輝,2023)
實踐價值
為健康研究與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
作為一本面向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方向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健康研究相關人員的參考書,本書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系統(tǒng)梳理了近20年來食品成分與腸道健康領域的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全面的文獻參考和研究思路。書中詳細的研究方法和實驗模型描述,如多糖對腸道屏障功能影響的研究模型,可為后續(xù)研究提供方法學借鑒。此外,本書的出版也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的號召,為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領域人才培養(yǎng)做出貢獻。隨著“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專業(yè)的設立,本書可作為該專業(yè)學生的重要學習資料,幫助他們掌握食品成分的腸道健康作用。
在產業(yè)應用方面,書中關于食品加工和貯存對食品成分活性的影響作用研究,可以為食品企業(yè)優(yōu)化生產工藝、開發(fā)腸道健康食品提供理論依據;例如,了解熱處理對多酚活性的影響,企業(yè)可以在加工過程中采取相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加工過程中多酚的活性損失。
硒化龍眼多糖調控IEC-6 細胞屏障作用的機制(于亞輝,20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