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高考放榜之后,高考成績575分的小凱回家,卻被父母直接切斷經濟來源,趕出了家門,這件事情一經發酵,立刻迎來的許多的輿論。
沒想打事情過了沒幾天之后,卻發生了反轉,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才能夠讓父母這么無情?
擊碎一個家的分數
分數是575,對于一個湖南物理類考生來說,這不算低分,穩穩超過一本線,但對小凱而言,這個數字是一份審判書。
他曾是長沙頂尖名?!伴L郡中學”的學生,一個中考時從縣城殺出重圍、入學時排在全校前五十名的優等生。
而他的學校更夸張,學生一本率高達99.8%,在這里,575分,意味著班級倒數第三,更致命的是,這個分數遠遠夠不到父母期望的985大學。
期望落空,家庭戰爭的導火索瞬間引燃,但父母后來的決絕,又似乎不全是為了分數,母親曾對調解的記者說,她真正在意的,從來都不是那一紙成績,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為何一個分數就讓家庭破裂?
高考前,全家白紙黑字簽下“軍令狀”:考不上985,家里不負責大學學費,如今,575分讓這份契約自動生效,父母說到做到,不僅斷了經濟來源,還將他趕出家門。
小凱被鎖在樓道里,一次次輸入舊密碼,徒勞無功,有鄰居說,為了逼走他,他父母故意不開空調,甚至切斷水源,就是為了能夠逼他走出室外。
當小凱真的走出室外之后,他才發現自己家已經回不去了,這把鎖,鎖住的不是一個沒考好的孩子,而是一個在他們眼中,沉迷游戲、言而無信、徹底失控的兒子。
小凱一家本來是來自小縣城,因為小凱優異的中考成績,一步跨進了省會最好的中學嗎,為了讓他專心學業,母親辭掉工作,在長沙租房陪讀。
那時的他,是典型的“小鎮做題家”,前途一片光明,而悲劇的伏筆,或許從他得到第一部智能手機時就已埋下。
當時買手機的時候,父親就跟他說過:“買了手機要好好學習”,甚至還讓小凱寫了保證書,但是這個保證書就跟一個沒用的廢紙一樣。
自從有了手機之后,母親的陪讀生涯,漸漸變成了一場圍繞手機的“攻防戰”,班主任對他的評價一針見血:“很聰明,但精力沒用在正道上”,這份被公認的聰明,讓他的墮落顯得格外刺眼,也讓父母的失望愈發沉重。
高三,當身邊的同學都在埋頭沖刺時,他卻一頭扎進了游戲的虛擬世界,他逃掉晚自習,在出租屋里通宵達旦,同學凌晨五點半起床背單詞時,他凌晨一點可能還在刷著短視頻。
日夜顛倒,學業一落千丈,他被一個無形的牢籠困住了,父母曾嘗試過各種方法,比如說斷網、藏充電器等,想要將他從出租屋趕到學校宿舍,試圖用物理隔離幫他掙脫。
都不管用,父親甚至直接將手機砸了,而小凱就直接把他的暑假作業給燒了,家里面能砸的東西幾乎被他全砸了。
然而小凱卻以絕食相逼,之后還跑到了外婆家,在外婆家小凱周圍還是有很多人都在勸他,而他直接寫遺書威脅,家人之后也不敢管他了,生害怕他出什么事情。
就這樣看著小凱的墮落,父母越來越失望,母親那句“就算考上985,他這個態度,我照樣不認”,撕開了所有溫情脈脈的表面。
他們對抗的,早已不是“網癮”,而是那個被網癮吞噬掉自制力和信譽的兒子。
而對于父母這樣的做法,有律師表示:成年子女沒收入的話,父母斷水斷電可能違法,但要是孩子自己租了房,父母換鎖也不算犯法。
父親給出的三個選擇
事情被湖南的電視節目曝光后,小凱成了輿論的焦點,鏡頭前,他沉默寡言,對未來的打算,只提出了“復讀”兩個字。
而這個請求被母親當場回絕,在她看來,這不過是又一次的拖延,她不想自己的用心良苦再次被踐踏。
小凱媽媽
父親也給了他最后三個選擇,條條路都指向與過去的決裂:要么回家,但必須徹底戒掉手機,專心學習,要么去縣城的工廠打工,體驗生活,要么自己留在長沙闖蕩,自負盈虧。
故事的最后,小凱的去向成了一個謎,有人說他去了鄉下爺爺家,也有人說他真的去縣城打了工,但都未經證實。
參考資料
風芒新聞2025-7-8《長沙“四大名?!奔庾由驗槊詰偈謾C 高考完物理類考了575分 父母狠心將他掃地出門 斷了生活來源“換鎖密碼 斷電 種種舉動明顯在防備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