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書聞)“多虧了工會的及時幫助,我才討回公道!”近日,在海南省三亞市某職業學院工作了11年半的游泳池管理員姚某收到學校支付的4.8萬余元經濟補償金。據悉,近年來,三亞市總工會通過加強普法宣傳、暢通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與政府12345熱線聯動機制等舉措,構建了覆蓋廣泛、響應迅速的維權服務網絡。
三亞市總持續加強普法宣傳,依托工會驛站、職工書屋等陣地,打造“法律大講堂”品牌。2024年以來,開展送法下基層活動25場,發放普法資料3萬份。同時,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普法推文128篇,閱讀量超50萬次,并將法律知識問答融入“5元觀影”等普惠活動,惠及2萬余人次。
同時,三亞市總建立12351熱線與政府12345熱線聯動機制,建立“集中受理、分類處置、各方聯動、限時辦結”的工作流程,確保職工訴求有人管、快速辦。截至今年5月,累計處理12351熱線維權工單425件次,成功調解勞動糾紛200余起,為職工追回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等共計187.5萬元;協助解決社保繳納、工傷認定等疑難問題15件。
此前,學校在未與姚某協商的情況下單方面將他調離泳池管理崗位,安排至保安崗并要求上夜班。姚某多次與學校溝通無果后撥通12351熱線求助。接到求助后,三亞市吉陽區總工會迅速行動,通過電話溝通和實地走訪詳細了解事件經過。在工會工作人員的法律分析和風險警示下,校方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按辭退流程為姚某辦理手續并依法支付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共計4.8萬余元。
此外,針對復雜疑難或群體性勞動糾紛,三亞市總創建“工會+法院+檢察+人社+執法+公安+司法”的“1+6”勞動者權益保障協作機制。通過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強化源頭治理,形成多部門聯動、優勢互補的工作合力。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