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剛@互聯網江湖
這個夏天,拼多多再一次重塑了我的網購觀。
最近天氣漸熱,想要買一件防曬服,在網上搜索,無意間搜到了一博主探店防曬服工廠的視頻,讓我大長知識。
防曬服最常見的面料是錦綸(尼龍),面料親膚有冰感,一件UPF50+(防曬值)的普通防曬服,面料成本不過十幾塊,售價幾十塊錢廠家也有得賺。
到拼多多上一搜,這個價格帶的防曬服賣爆了,于是果斷下單一件。
這個夏天的獲得感,是拼多多上買的防曬服給的。
不只是防曬服,搜了一下其他博主探廠的視頻,發現還有江西弋陽的遮陽傘、山東平度的假睫毛、云南昆明的鮮切花……
千億扶持幫助下,全國各地的產業帶商家,在拼多多上賣出一個接一個的“爆款”。
一把15塊的遮陽傘,撐住了“村域經濟”的基本面
誰能想到,一把15塊錢的遮陽傘,紫外線隔絕效果居然跟150塊錢的相差無幾?
為了弄明白原理,小紅書博主“華肥娘娘”來到陽傘品牌洋蜻蜓的工廠所在地:江西弋陽鄉村。
村里的一棟農村自建房,就是生產這把陽傘的“車間”。“車間”里阿姨們笑容滿面,正在熟練地組裝出一把又一把的“爆款”防曬傘。
洋蜻蜓是一家專做防曬傘的品牌,在拼多多開了十家店,多家店銷量超過百萬件,其中一家官方店,銷量突破270萬。
工廠負責人說,防曬傘的成本主要是差在了傘架結構和防曬涂層上。伸縮式的結構比按鈕式的成本要高,德國進口的防曬涂層也要貴一些,但在防曬效果上,兩者差別不大,防曬指數UV值都在2000以上。
在被問到賣15塊錢的遮陽傘是否有利潤時,老板說,一把傘的成本是9塊多,拼多多上賣的是14~15塊,9塊多的成本加上2塊錢的快遞費再加上人工,仍然有2塊多的利潤掙。
“旺季的話,傘的月銷量能到40多萬把。”老板說。
工廠老板是一個青年小伙,父母以前在雨傘工廠打工多年,老板本人也在義烏做快遞行業多年,后經朋友介紹接觸到電商,遂決定創業。
“拼多多平臺扶持力度很大,推廣費用占比很少,對于農村地區草根創業很友好。”老板表示:“目前,廠里七八十個工人都是來自周邊幾個村子的阿姨,辦了廠子,大家都有了工作,也為解決村里的就業問題出了一份力。”
拼多多上不僅有15塊一把爆款陽傘,也有賣出10萬+的爆款蠶絲被。
在湖州的一家蠶絲被的生產車間里,一位探廠博主找到了答案。
“做工用料上,商場賣的萬元的蠶絲被,被套都是桑蠶絲的,而且做工用料顯然好了不止一個檔次,拆開來看,拼多多賣的蠶絲被與商場一樣,里面都是雪白雪白的桑蠶絲,厚厚一層但一點也不皺。”博主說。
在工廠里,原料蠶絲都是需要在水里手工撥開的,曬干的蠶絲需要四五人一起拉成一張細膩的網,然后一層層地鋪好。據廠長說,幾個熟練的工人一天也只能做30床被子。
博主注意到,在這家工廠里工作的,并不都是年富力壯的年輕人,很多都是在廠里干了一輩子的老員工。附近的上了年紀的阿姨們,不能外出打工,在蠶絲被工廠上班,有了收入,也算是老有所依。
滄州青縣被譽為化妝刷之鄉。
在青縣二十里屯村,誰也想不到,一家不起眼的廠房竟然是拼多多上化妝刷品類銷量榜第一的工廠。
他們的產品,不僅出口到了歐美和日韓,很多國際一線化妝品牌的化妝刷也都出自這里的女工之手。得益于拼多多千億扶持,這家化妝刷工廠迅速增長,如今店鋪已經成為百億補貼店鋪。
“其他平臺有3到5天的活動期,而拼多多則是一年365天的活動,每時每刻都可以給消費者做優惠。”工廠里負責網絡運營的小牟對探廠博主表示。“平臺對商家的扶持還是挺大的,因為平臺補貼很多,再加上服務費也是減免的,對于消費者、對于商家都挺友好。”
據悉,這家工廠的老板,曾在韓國化妝刷工廠打工 15 年,之后回村創業。目前在廠里工作的,大多是本地村民以及有留鄉的年輕人。
“我們不計件,為了多做趕活兒多掙錢出來的東西質量肯定差勁”。正在做活兒的王姐對探廠博主說:“俺們這就是把刷子干好了就行,追求的是質量。”
不管是江西弋陽的防曬傘,還是湖州蠶絲被、滄州青縣的化妝刷,這些生存在產業鏈夾縫里的小微企業,已經深深扎根鄉村,撐起村域經濟的基本面。
“千億扶持”按下產業“快進鍵”
千億扶持扎根鄉村,拼多多為什么有底氣這么做?
我想有大概這么幾個原因:
一:以零售邏輯做電商,深入產業鏈夠深。
零售最重要的是什么?
其實不是流量,也不是貫通線上線下,而是減少中間層提高經營效能,來達成貨物極致的流通效率。
效率是零售的生命力。
電商亦是如此。
作為助農做得最好的電商平臺之一,拼多多很擅長的一件事兒是壓縮供應層級,然后做到直連源頭,面向9億多用戶。
這其實不是電商思維,而是零售思維。
零售思維是一種能力,也是拼多多選擇扎根產業的原因之一。
二:只有扎根產業夠深,扶持“村域經濟”才能有正循環。
前些年大家都在講“縣域經濟”,其實消費真正的毛細血管是“村域經濟”。
拼多多千億扶持落了地,產業帶的小微工廠才能有增量,在低收入的鄉村里,人們才能掙到更多的錢,然后去消費。
于是,增長閉環了。
產業帶的增長,某種意義上就是拼多多自身的增長。而拼多多在電商培育產業帶品牌爆款的意義,不亞于蘋果手機發布新品。
每年蘋果手機發布,新款即爆款,消費端就會爆炸式增長,然后帶動一批相關產業鏈快速增長。所以,資本市場上有了蘋果概念股,有了果鏈。
拼多多也是如此,每當培育出爆款產業端品牌,就會帶動一大波消費,然后相關產業也能獲得新的增量。
在這個過程里,村民、商家與拼多多,本質上構成了命運共同體,當爆單的小微企業越來越多,拼多多的增長也才更有生命力。
三:有了增長正循環,才能撥動產業向上的“快進鍵”。
數年后回過頭來看,以2025年為界,電商經歷兩個時代:過去是價格時代,未來則是品質時代。
你看,品質開始撬動外賣行業,于是外賣的“新三國”時代到來了,品質開始撬動汽車行業,國產新能源賣爆了。
什么是品質?
品質就是在合理的成本、利潤的基礎上,提供一個80分甚至90 分的產品或者服務。
理論上,一個供給過剩的市場里,增長=公允成本+(5%~10%)的合理利潤+足夠的品質。過去,豐田、比亞迪、小米 ……一眾企業成功的秘訣大抵都如此。
拼多多千扶持產業帶,也是如此。爆款防曬衣,爆款陽傘,都是這個品質邏輯,自此,產業向上增長的波輪開始轉動。
哲學不斷強調提升心性的重要性,這也是陽明心學等中華經典文化對企業戰略、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意義所在。
千億扶持,把“微笑曲線”的谷底“托起來”
防曬傘、蠶絲被、化妝刷……這些誕生爆款企業,有一個共性:都是單價相對不高,毛利也不高的傳統行業里的中小企業。
這些企業,往往自身規模不大,但商業模式又依賴規模效應,在激烈的競爭中很難生存發展。
要實現增長,其實還是需要平臺帶動。
拼多多的做法是,向下扎根,然后在不傷害產業帶工廠、商家利潤的情況下,用質價比撬開規模增量。
于商家而言,有了規模增長只是第一步,怎么把爆款增長能力持續下去?
拼多多的思路是,用千億扶持的“分配”邏輯,帶動產業帶中小企業、商家增長。
“千億扶持”與其說是“讓利”,不如說是一次面向商家的“分配”。“極致的供應鏈效率+運極致的營效率+持續經營復利”使得拼多多有能力向產業端分配增長,再加上規模紅利,商家端“薄利多銷”的策略才能真正地執行下去。
所以,“千億扶持”更像是一種“產業土改”,把電商的流量、效率要素給到商家,進而做大增量。
做大增量有很多方式。
用一句話概括拼多多的方式,就是“把10塊錢的東西,賣一千份”。
有些企業,擅長把10塊錢的東西拿到全世界市場賣1000塊。比如LV、蘋果。
把10塊錢的東西賣到1000塊,靠的是知識、是IP,在各個市場里,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的超額收益。這是個“橫向增長”的邏輯。
“縱向增長”的企業則是把10塊錢的東西賣1000份。
把10塊錢的東西賣1000份,靠的是扎根工業化生產,是靠規模化的市場,是在一個盡可能長周期里,把好的產品,盡可能覆蓋更多的用戶群體,其中的內核是“縱向分配”。
這也是小米、拼多多的價值邏輯。
從底層邏輯上看,拼多多把100塊的防曬衣賣爆,與小米把30萬的YU7賣爆,本質上是一回事。
都是在產業鏈上下游做“價值再分配”。
小米是用品牌號召力整合技術、資本、生產要素,受益的中等收入人群,覆蓋的是汽車制造的產業鏈。
拼多多是用千億扶持撬動規模成本效應,受益的是9億月均收入2000塊以下的大眾人群,最終覆蓋的數萬家縣城、村鎮的中小企業。
從這個意義上講,拼多多千億扶持,也是給產業鏈中的千萬中小工廠、商家“兜底”,把微笑曲線的“谷底”托起來。
今天,我們各行各業企業開始向上升級,這才有了華為、大疆、有了DeepSeek、有了宇樹科技,有了新質生產力。
但一個現實是,不是所有企業都有機會成為DeepSeek,成為華為、大疆。更多企業其實是在縣域、村域經濟里掙扎。這些企業,才是今天中國制造業的大多數,才是真正需要“升級”的那部分生產力。
對于“微笑曲線 ”大家都覺得是“產業曲線”。
實際上,“微笑曲線”也是個“分配曲線”。
施振榮提出微笑曲線時指出,處在兩端高位的企業獲取了90%的利潤,而中間的制造工廠僅獲得不足2%的利潤。
所以,重點還是分配。
拼多多的“價值分配”有兩個時代:1.0時代,通過百億補貼,拼多多讓更多白牌商家有機會走出去;
2.0時代,則是通過“千億扶持”讓“微笑曲線”中間的產業商家,活得更有尊嚴,有希望。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中國民營經濟在GDP中的占比約為60%~70%,其中中小企業提供80%的就業崗位。
所謂的“低端產業”,往往承載著“大多數”。
我們有全工業門類,制造業GDP世界第一。但依舊面臨著產業轉移的壓力,中小企業也面臨著嚴峻生存壓力。
如今,“托起微笑曲線”與“向兩端成長”同樣重要。這也是千億扶持的另一層意義所在。
產業要升級,中小企業要生長,唯有扎根產業這條路才能走得更快、更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