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臺北的一家醫院里,78歲的蔣夢麟躺在病床上,生命已進入倒計時。
他的眼神中滿是悔恨,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學術和教育上的成就都已如煙云般飄散,而那段不顧眾人反對。
75歲執意迎娶嬌妻徐賢樂的經歷,讓他晚景凄涼,人財兩空,成了他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痛。
臨死之前,他的喉嚨里艱難地擠出悔恨的話語,可這一切都為時已晚。
蔣夢麟在感情生活上的行為只能用一個字形容,作。
在遇到徐賢樂之前,蔣夢麟已經歷過兩段婚姻。
他的原配妻子是孫玉書,一位傳統且勤勞善良的女性。
在蔣夢麟為事業奔波的日子里,孫玉書默默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任,為他生下三子一女,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務,伺候公婆,將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隨著時間的推移,蔣夢麟卻變了。
1928年,北大教育學的創立者高仁山被張作霖殺害,他的遺孀陶曾谷在追悼會上悲痛欲絕,哭得聲嘶力竭。
作為高仁山好友的蔣夢麟,對陶曾谷的遭遇心生憐憫,此后便對她多加照顧。
后來,蔣夢麟出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長時,聘請陶曾谷為自己的秘書,在長期的相處中,兩人漸漸產生了感情。
為了給陶曾谷一個名分,蔣夢麟不顧親友的勸阻,毅然決然地拋棄了遠在老家的發妻孫玉書。
孫玉書無奈地同意了離婚,帶著孩子默默離開。
而蔣夢麟很快便與陶曾谷結婚,婚后,蔣夢麟和陶曾谷十分恩愛,他們一同經歷了許多風雨,感情一直很穩定。
即便后來陶曾谷在北大的一些行為引起了部分教授的不滿,甚至有人聯名要罷免蔣夢麟的校長職位,也沒有影響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
兩人攜手走過了許多年,直到1958年,陶曾谷因病去世,這段婚姻才畫上句號。
陶曾谷的離世讓蔣夢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落寞之中,他沉浸在失去愛人的悲傷里,一時難以自拔。
親友們看到他如此消沉,紛紛為他介紹新的伴侶,希望他能重新開始生活,可蔣夢麟一次次拒絕,他說自己忘不掉陶曾谷。
日子一天天過去,時間慢慢撫平了蔣夢麟心中的傷痛,他的生活也逐漸恢復了平靜。
命運的轉折總是在不經意間到來。
1961年的一個夏夜,在臺北圓山飯店的一場酒會上,75歲的蔣夢麟遇見了50歲的徐賢樂。
徐賢樂出身于書香世家,其曾祖父是晚清著名的科學家,祖父和父親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這樣的家庭背景賦予了她獨特的氣質,盡管當時她已經50多歲,且剛剛與北伐軍的參謀長楊杰離婚,但她依然端莊典雅,渾身散發著成熟女性的魅力。
蔣夢麟在看到徐賢樂的第一眼,便被她深深吸引。
他仿佛回到了年輕時戀愛的狀態,開始頻繁地托媒人打探徐賢樂的情況,還專門為她寫了好幾封情書。
徐賢樂對蔣夢麟的追求似乎也并不抗拒,兩人很快便熟絡起來,僅僅認識了幾個月,感情便迅速升溫,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蔣夢麟的這個決定卻遭到了眾多親友的強烈反對。
他的好友胡適,特意登門勸阻,還寫信給他,委婉地提及徐賢樂在上一段婚姻中,曾讓前夫楊杰付出了幾乎全部身家才得以離婚,暗示她可能存在問題。
甚至宋美齡也派人傳話,表示如果蔣夢麟娶徐賢樂,以后就別想再進官邸的大門。
女兒更是哭著把登有徐賢樂負面新聞的報紙摔在他面前,希望他能清醒過來。
但此時的蔣夢麟,早已被愛情沖昏了頭腦,他根本聽不進任何人的勸告,堅持要和徐賢樂在一起。
他覺得自己一生為教育事業奉獻,到了晚年,應該為自己活一次。
于是,他堅持與徐賢樂登記結婚,婚禮辦得極為低調,婚禮當天,蔣夢麟西裝革履,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在現場挨個敬酒,滿心歡喜地認為自己娶到了后半生的福氣。
婚后的最初日子里,蔣夢麟還沉浸在新婚的喜悅之中,可很快,他就發現了不對勁。
徐賢樂開始掌握家中的財政大權,對錢財的管理極為嚴格,蔣夢麟想買包煙,掏遍口袋卻只有幾個硬幣。
當他提出用錢的需求時,徐賢樂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他,堂堂北大校長,出門赴宴時,竟連吃飯的錢都拿不出,有時甚至要跟學生借錢墊付車費。
而徐賢樂卻開始頻繁的換新包和新衣服。
蔣夢麟開始心中存在疑慮,但他還是試圖給這段婚姻留個體面,選擇了忍耐,勸自己再觀察觀察。
1962年冬天的一場意外,徹底撕開了這段婚姻的虛假表象,讓蔣夢麟看清了徐賢樂的真面目。
那天,蔣夢麟在家中不慎摔倒,腿骨斷裂,被緊急送往醫院,他躺在病床上,滿心期待著妻子能前來悉心照顧,可是沒等來徐賢樂,卻等來了一個壞消息。
護士悄悄告訴他,徐賢樂前一天去銀行提走了一箱現金。
蔣夢麟不敢相信,托學生去查,結果發現自己賬戶上的錢被轉走了,股票也被轉名。
蔣夢麟憤怒地打電話質問徐賢樂,電話那頭卻傳來麻將聲,徐賢樂敷衍地回應:錢放我這兒更安全,你安心養病。
此時的蔣夢麟,回想起自己為了這段婚姻,不顧親友反對,與好友胡適產生隔閡,甚至不惜得罪宋美齡,如今卻落得這般下場,心中滿是悔恨。
躺在散發著消毒水味的病床上,他徹夜未眠,看著天花板,淚水無聲地滑落。
他想起了30年前被自己拋棄的原配孫玉書,那個默默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心中涌起一陣愧疚。
蔣夢麟試圖挽回自己的損失,可沒想到,徐賢樂卻先一步帶著律師上門,提出離婚,并要求蔣夢麟賠償100萬青春損失費。
這場離婚官司鬧得沸沸揚揚,成為當時社會的熱門話題。
1964年1月,法院最終判決蔣夢麟賠償50萬元贍養費,這50萬元,本是蔣夢麟為北大準備的一筆教育基金,如今卻不得不用于這場荒唐的離婚。
為了支付這筆費用,蔣夢麟不得已搬離豪宅,住進了漏水的公寓,生活變得十分拮據。
鄰居們時常看到他衣服破了也舍不得補,連蔥都切成三段吃三天,他自己也曾無奈地感慨:我這輩子最大的敗筆,不是北大下臺,是娶了她。
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讓蔣夢麟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他被查出患有肝癌,只能在醫院里等待生命的終結。
1964年6月19日,蔣夢麟在臺北離世。
葬禮上,子女們披麻戴孝,昔日的學生們也紛紛前來送別。
而徐賢樂則站在最后一排,戴著墨鏡,絲毫沒有哀傷的樣子,儀式剛結束,她就拿著剛得到的贍養費支票奔向銀行,買下了一套臺北湖景別墅。
反觀被蔣夢麟拋棄的原配孫玉書,離開蔣夢麟后,在鄉下種菜養雞,過著平淡的生活。
她的子女們孝順懂事,她得以四世同堂,活到89歲,走得安詳。
而蔣夢麟,這位曾經在教育界風光無限的北大校長,最終卻因為一段錯誤的婚姻,落得個身無長物、孤獨離世的下場,臨終前還在為自己當初的決定痛哭后悔,實在令人唏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