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清鎮市衛城鎮新發村衛生室內,村醫袁雪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她一邊詢問村民病情,一邊根據電腦系統上彈出的患者病歷信息開具處方。
改造前的新發衛生室。
現在的新發村衛生室不僅窗明幾凈,診室、藥房、治療室等分區清晰、標識統一,而且藥物品類豐富,醫療服務更“智慧”。這種高效、便捷的服務場景,得益于清鎮市大力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智慧化建設這一民生工程。
近年來,清鎮市將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持續推進。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將其列入政府為民辦“十件實事”,累計投入1000余萬元資金,對40個村衛生室進行了全面提質改造,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站街鎮蓮花村村民陳丹近期血壓偏高,她每天都要到村衛生室“報到”。“如果我不來,就會接到村醫的電話提醒,或者接受‘上門服務’。”陳丹說,村衛生室改造后,不僅環境好了,設備也齊全了,村醫的服務態度和技能都在不斷向好。在蓮花村,村民普通傷風感冒、頭疼腦熱、肩頸疼痛等,都可以及時就近到衛生室處理。
站街鎮蓮花村衛生室,村民正在就診。
“村衛生室的提質改造,不僅在硬件環境上大幅提升,還增設了智能化的醫療設備設施。”清鎮市站街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李清平說,信息化建設是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大踏步前進的重要推手。
縣、鄉、村統一的HIS系統(診療信息系統)及相關智能輔助系統,為村衛生室插上了“智慧醫療”的翅膀,也為村醫鄧爽減負賦能。通過這一系統,她可以直觀了解村民的病史病例,并應用人工智能來輔助提升常見病診療的規范性、準確性,打通村民看病“最后一公里”。
紅楓湖鎮大沖村衛生室成功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后,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實實在在的醫保便利,同時“支付寶醫保一碼付”移動醫保的應用,將便民服務推向了“指尖時代”。
大沖村村醫陳瓊坦言:工作環境好了,設備也齊全了,為村民服務的動力更足了。作為村民馬清菊的家庭醫生,陳瓊會定期上門隨訪,掌握馬清菊的身體情況。“有了村里的陳醫生,心里更踏實了。”對于村醫的這份健康守護,馬清菊說不出的感動。
改造后的新發衛生室。
從煥然一新的診室,到縣、鄉、村一體化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從AI輔助診療到中醫領域的拓展,清鎮市連續四年傾力打造的村衛生室提質改造工程,正悄然重塑著鄉村健康的圖景,托起了村民“小病不出村”的健康期盼,鋪就了鄉村振興的“健康路”。
“下一步,清鎮市將加強村級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穩定鄉村醫生隊伍,促進村級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切實保障群眾看病就醫服務需求,改善群眾看病就醫服務體驗。”清鎮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主任袁鵬說。(圖/文 李錦明、隆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