寳記蝦面肉骨茶
傲客自費試吃第 2765 家 嘗鮮評級通過第 970 家
獨自出門覓食時,最偏愛的,還是藏在社區里的小店。
這樣的小店,往往空間不大,卻與街坊鄰里都相熟,老板早就摸透常客的脾性。在店里吃飯,總能感受到溫暖的人情味。
這家開在蓮坂社區的小小蝦面店,在有些惱人的夏日雨季里,溫暖了我們的味覺。
去時,只有老板一人在店。店面不大,座位只有十個左右,甚至連菜單也僅有寥寥幾樣。
一人、一鍋,灶臺布置略顯簡陋,但紅磚與花磚砌成的灶臺卻分明在告訴我們,這里一定擁有“家的味道”。
既要備餐,又要負責收桌,老板的節奏忙碌卻有序,麻利地撈煮、擺盤,點的幾碗小吃很快便上了桌。
店里主營的幾樣小吃,都帶著濃烈的地方印記。肉骨茶,便是里頭的重頭戲。
興起于南洋的肉骨茶,分為新加坡的海南派與馬來西亞的福建派兩個派別,海南肉骨茶的胡椒味較重,而福建肉骨茶的藥材香氣要更為明顯。
寳記的這碗肉骨茶,分屬馬來西亞福建派。
用數種藥材、香料和馬來西亞白胡椒做底料,再加入豬肋排慢火熬制,這樣制成的濃湯尤為溫潤,很適合濕熱的夏天。
湯頭香濃而不厚重,微微的藥材香氣間于其中,喝起來會有淡淡回甘。
熬煮數小時的豬骨早已無比軟爛,用筷子輕輕一戳,便能將完整的排骨肉拆解下來。
除了米飯的主食搭配,也推薦在肉骨茶里加一份面,吸足了湯汁很是美味!
老廈門愛吃的古早味蝦面,最令人意猶未盡的就在于它的湯底。
湯面上浮著的紅赤色蝦油,便是蝦湯味正的最好證明。
△蝦仁
△肉片
碼料汆湯,最后再撒上胡椒粉、蒜蓉末,再加上少許香菜碎,一碗升騰著熱氣的蝦面就端上了桌。
蝦湯并不屬于濃郁的類型,小勺的蒜末也不搶味,喝起來清甜又不膩口,保持清爽感的鮮味叫人印象深刻。
加了少許胡椒粉的湯頭又暖胃不少,吃到最后,不免捧起大碗,把鮮美滋味全數掃盡。(擔心我們放得較久,老板還幫我們的蝦面加了湯,人好好的老板!)
扁食的湯頭也同蝦面一樣,用的是鮮勁十足的蝦湯。
豬肉餡的扁食在碗中一朵朵的,飽滿而誘人。撈煮的程度也恰到好處,內餡爽口脆彈,入口不會寡淡無味,是會讓人覺得“有內容”的一碗扁食。
最后品嘗的,是這碗肉燥版的鹵肉飯,調味是有些微甜的類型。
五花肉已被燉得十足軟爛,仔細拌勻開來,肉的膠質全都融入米粒之中,滿是油潤鮮甜。
配的是炒包菜,清甜微脆,剛好可以平衡些許肥肉的膩。
一份肉骨茶再加一份主食,似乎是前來覓食的上班族的套餐標配。
結束午餐時,鄰桌的客人也正好準備離開。
“你們家,真稱得上是寶藏小店啊!”
店里的餐食,都是這樣規整的一小份,不得不感嘆,附近的居民與上班族們實屬幸運——
肚子餓時,隨時來都能吃上滿足的一餐,份量正好,價格也合適。碰巧經過附近時,推薦去試試!
Tips:
①店里座位較少,只有吧臺外加店內兩桌座位;
②蝦湯如果不夠,可以找老板續,另外,也可以在肉骨茶里直接加入一份面,想要更換主食也可以和老板說明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