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鳴金,張飛和馬超拼到底誰會戰死?原著3個細節,已經給出答案。
翻開小說《三國演義》原著第65回合,話說葭萌關外,后來蜀漢的五虎上將之二張飛和馬超在此處爆發了一場單挑大戰。二將在大白天,先是打了一百多個回合,沒有分出勝負,算是平手;再然后又斗了一百多個回合,二人甚至越打越精神了;最后,二人甚至還相約了挑燈夜戰,點燃火把,晚上廝殺,純屬拼眼力了,結果又打了20多個回合,還是不分勝負。最終,是劉備在葭萌關城上大喊:吾以仁義待人,不施譎詐。馬孟起,你收兵歇息,我不乘勢趕你。這一場220多個回合的單挑,才暫時停止了。
那么要問了,如果死活不休戰不鳴金的話,張飛和馬超廝殺到最后一刻,二人到底誰會戰死呢?其實《三國演義》原著中已經有所透露了,翻開原著會發現3個細節,已經給出了答案。
第一個細節:諸葛亮逼張飛立下軍令狀,目的是逼出最強張飛。
在張飛和馬超單挑之前,諸葛亮曾故意刺激過張飛,今馬超侵犯關隘,無人可敵;除非往荊州取關云長來,方可與敵。諸葛亮當眾的這一句話,其背后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張飛的斗志,因為諸葛亮知道馬超絕非等閑之輩,如果張飛輕敵輕視馬超,張飛肯定會有生命危險。
最終諸葛亮逼張飛寫下了軍令文書,這樣一來,就是逼出了最強的張飛,張飛整個身體狀態必然打滿了雞血。這也側面說明了,張飛和馬超單挑,必須要使出渾身解數,才能打個平手。
第二個細節:劉備刻意拖到午后待馬超疲倦,才允許張飛出戰。
劉備全程都在葭萌關上督戰,非常擔憂三弟張飛,因為劉備深刻知道張飛和馬超是有年齡差距的,馬超更年輕,耐久力自然更強。劉備很聰明,為了避免三弟有風險,特意等到了馬超軍隊人困馬乏的時候。看看午后,劉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遂選五百騎,跟著張飛,沖下關來。
注意細節,劉備本人還騎馬,親自下城關去觀戰了,這畫面就跟當年三英戰呂布有點類似了,這就說明了劉備隨時準備支援三弟張飛。
第三個細節:劉備多次鳴金收兵,劉備多次本人披掛下關。
在這220多個回合中,劉備至少鳴金了兩次,一次是: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一次是:看張飛與馬超又斗百余回合,兩個精神倍加。劉玄德教鳴金收軍。劉備的行為,和話語,處處都透露著對三弟張飛的擔憂,生怕張飛有何閃失。而且劉備兩次親自本人披掛下關,直接到了陣前,說明了劉備本人隨時準備救援張飛。從劉備的整體表現來看,也側面說明了張飛整體處于劣勢。
以上3個細節,已經給出了答案。若不鳴金,張飛和馬超拼到底,大概率張飛死,馬超重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