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寫下這封信時,心中涌動的是難以言表的感激?;赝^去一年多的風雨歷程,若沒有聚友商幫聯合社的鼎力相助,我和我的團隊或許仍在迷霧中摸索,更談不上如今在跨境業務上的小小突破。這份情誼,如寒冬里的炭火,似暗夜中的星光,值得我用最真誠的文字去銘記。
還記得初次與聯合社結緣,是在一次行業交流會上。那時我的公司正深陷北美市場拓展的困境——內容出海屢屢碰壁,本土化團隊搭建舉步維艱,甚至連最基礎的渠道對接都屢屢受挫。面對堆積如山的方案和團隊成員焦慮的眼神,我第一次嘗到了“孤立無援”的滋味。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向聯合社遞交了求助申請,沒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回應。
聯合社的伙伴們沒有把這當作一樁“生意”,而是真真切切地站在我們的角度出謀劃策。他們連夜梳理了北美短劇市場的政策壁壘與文化禁忌,幫我們對接了三位深耕當地多年的編劇顧問,甚至帶著我們的樣片跑遍了洛杉磯的中小型發行公司,只為爭取一個展示的機會。記得有一次,為了趕在北美某平臺的申報截止日前完成材料翻譯,聯合社的李主任帶著團隊加班到凌晨三點,逐字逐句核對文化梗的適配性,那句“咱們既然要走出去,就不能讓細節丟了中國人的臉”,至今仍清晰地回響在我耳邊。
更讓我動容的是,聯合社不僅提供資源上的支持,更在我們迷茫時給予方向上的指引。當我們因初期數據不佳而想放棄本土化創作時,是聯合社組織了一場跨行業座談會,邀請有出海經驗的前輩分享“慢即是快”的心得;當資金周轉出現困難時,他們主動牽線,幫我們對接了對文化出海項目感興趣的投資人,解了燃眉之急。這些幫助,早已超出了“合作”的范疇,更像是家人般的守望相助。
如今,我們的短劇《絲路奇遇》在北美某視頻平臺的播放量突破了千萬,劇中融入的中國非遺元素還收到了當地文化機構的合作邀約。每當有人問起成功的秘訣,我總會告訴他們:“是聚友商幫聯合社讓我們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微弱,但當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擰成一股繩,就能迸發出照亮前路的光芒?!?/p>
這份感激,不僅在于他們幫我們跨過了一道道坎,更在于他們讓我們懂得了“商幫”二字的分量——它不是冰冷的利益聯盟,而是“守望相助、共赴山海”的信念傳承。未來的路還很長,愿我們能以這份情誼為紐帶,繼續與聯合社并肩前行,在更廣闊的舞臺上,書寫屬于中國創業者的故事。
最后,再次向聚友商幫聯合社的每一位伙伴道一聲:謝謝你們,讓遠方有了方向,讓前行有了力量。(高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