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就處于破產清算中的江蘇安基輪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基輪胎”),再添新憂。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于7月5日接連更新三起執行案件信息,顯示該公司被列為被執行人,累計執行標的金額高達人民幣731.82萬元。這一系列新債,不僅讓這家輪胎企業的困境雪上加霜,也再次將目光引向其自2023年底以來,從欠薪停產到最終破產清算的艱難歷程。
新債壓頂:7月5日三起執行案
根據公開信息,這三起執行案件均于7月5日更新。其中最大一筆執行標的額達360.46萬元,另外兩筆分別為233.53萬元和137.83萬元。這表明,即使在破產清算程序啟動后,安基輪胎仍面臨諸多債務糾紛,其償債能力已完全喪失。這些新披露的執行案件,進一步坐實了該公司“高風險”的標簽,也凸顯了其經營失敗的嚴重后果。
回溯:從欠薪停產到破產清算
要理解這筆新債的背景,必須回溯安基輪胎此前的種種困境。一切始于2023年11月,安基輪胎突然停產,隨后便曝出拖欠百余名員工工資,總額高達160多萬元的嚴重問題。這些員工,大多是依靠工資維生的農民工,長期的欠薪讓他們生活陷入困境。
2024年1月,迫于壓力,安基輪胎負責人劉某明曾與員工代表簽訂協議,承諾分三個月付清欠薪。然而,這份承諾并未兌現,欠薪問題依舊懸而未決,甚至在放假期間還出現了未繳納社保、員工無法辦理退稅及轉職等后續問題。同年4月,沭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行政處理決定,要求安基輪胎支付103名員工工資及賠償金合計117.31萬元,但公司依舊未履行。
正是這些積重難返的債務,尤其是拖欠員工“血汗錢”的問題,促使了80名受拖欠員工于2025年2月向法院申請安基輪胎破產清算。法院經審查認為,安基輪胎“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經強制執行仍無法清償,符合破產受理條件,遂于2月28日裁定受理。
關鍵人物與多重困境交織
值得注意的是,安基輪胎董事長及實際控制人劉某明在此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企業停產后,曾有投資人意欲接盤,但劉某明百般阻撓,拒絕出售或清算,聲稱公司有1.3億元資產可嘗試重組。然而,面對高達6000余萬元的債務和已被保全的資產,重組希望渺茫,最終走向破產似乎已是定局。
除了經營不善導致的巨額債務和欠薪危機,安基輪胎還面臨著其他多重困境。該公司已被多次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累計被執行總金額高達931.21萬元,股權也曾兩次被凍結,并且目前仍被多家輪胎企業告上法庭。更早之前,公司還因非法占地被處以累計138.13萬元的罰款,涉及退還土地、沒收地上物等處罰,這無疑也對其財務狀況造成了打擊。
結語:警鐘為誰而鳴?
從曾經與上海輪胎橡膠集團合作、引進先進生產線,到如今負債累累、破產清算、頻陷執行糾紛,安基輪胎的案例為整個輪胎行業敲響了警鐘。激烈的市場競爭、內部管理失控、忽視員工權益、甚至違規操作,任何一個環節的失守都可能將企業推向深淵。7月5日這731萬的新執行標的,只是冰山一角,它提醒著所有市場主體,尤其是在資本密集、競爭激烈的制造業,唯有合規經營、善待員工、穩健財務,才能行穩致遠。安基輪胎的故事,或許并未結束,其留下的教訓,值得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