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疼藥聯合用藥的真相
“布洛芬吃了一小時還疼,能馬上換吃洛芬待因片嗎?”
“止痛藥聯合吃效果加倍?”
在疼痛難忍時,很多人恨不得把家里的止疼藥一股腦全吃下去。但止疼藥真的能“疊加使用”嗎?
今天就來揭開止疼藥聯合用藥的真相。
止疼藥家族“門派分類”,主要分為三大類,每類的“作戰方式”各不相同:
非甾體抗炎藥:以布洛芬、阿司匹林為代表,通過抑制體內前列腺素合成來減輕炎癥和疼痛,常用于緩解輕中度疼痛,如頭痛、牙痛、痛經等。
弱阿片類藥物:像洛芬待因(布洛芬+磷酸可待因)、氨酚雙氫可待因,在非甾體抗炎藥基礎上加入了弱阿片成分,鎮痛效果更強,適用于中度疼痛。
強阿片類藥物:如嗎啡、羥考酮,用于重度疼痛,需嚴格遵醫囑使用,有一定成癮性和副作用。
常見誤區:“同類疊加”風險高
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都屬于非甾體抗炎藥,很多人覺得加倍劑量能增強效果。但這類藥物作用機制相似,聯合使用不僅不會增強止痛效果,反而會讓不良反應翻倍,增加胃腸道出血、肝損傷的風險。如果吃了布洛芬一小時后沒效果,千萬不能補服對乙酰氨基酚或其他同類藥物,也不能重復服用洛芬待因,因為其中的布洛芬成分會導致劑量超標。
科學搭配:不同機制才能“1+1>2”
當單一藥物效果不佳時,醫生可能會采用“階梯用藥”或“機制互補聯合”。例如,非甾體抗炎藥聯合弱阿片類藥物(如布洛芬聯合可待因),前者抑制炎癥,后者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能從不同角度阻斷疼痛信號;或者非甾體抗炎藥聯合肌肉松弛劑,治療腰痛等肌肉骨骼疼痛,這種搭配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特殊情況:謹慎聯合,避免“踩雷”
特殊人群: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者,聯合用藥更容易引發不良反應,需嚴格控制劑量和種類。
其他藥物:止疼藥可能與降壓藥、抗凝藥、降糖藥等發生相互作用。比如布洛芬會減弱降壓藥效果,與華法林聯用還會增加出血風險,服藥前一定要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
正確止疼的“通關秘籍”
精準選藥:根據疼痛程度和類型選擇合適藥物。輕度疼痛首選非甾體抗炎藥;中度疼痛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弱阿片復方制劑;重度疼痛必須就醫,由醫生開具強阿片類藥物。
嚴格遵醫囑:看清說明書或遵醫囑,切勿自行調整劑量或混搭藥物。布洛芬通常間隔6 - 8小時才能重復服用,24小時不超過4次。
及時就醫:如果按規范用藥后疼痛仍未緩解,或出現胃痛、頭暈、皮疹等不適,應立即停藥并就醫,排查潛在病因。
最后總結
止疼藥不是“萬能鑰匙”,更不是“疊加越多越有效”。科學用藥才能既緩解疼痛,又守護健康。下次面對疼痛時,別盲目“疊buff”。
作者:竹溪縣人民醫院 藥學部 孫儀靈
審稿專家:竹溪縣人民醫院 副主任藥師 羅洪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