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代人要做中越兩國友誼的新葉脈。”越南青年黎文大在遵義市花茂村這樣說道。
近日,30余位中越專家和青年走進遵義花茂村,在鄉(xiāng)愁小道感受鄉(xiāng)村的變遷,并在花茂人家,親身體驗了紙漿壓花制作技藝。在這場充滿文化韻味的活動中,越南青年黎文大以一種獨特而富有詩意的方式,詮釋了他對中越兩國守望相助、文脈相融的理解與認同。
中越青年漫步在花茂村的鄉(xiāng)愁小道
在花茂人家的工坊里,黎文大拿起手中的紙漿,小心翼翼地將其塑造成“金枝玉葉”的形狀。他一邊專注地制作,一邊向身邊的伙伴們解釋自己的創(chuàng)意:“其實我想做的是跟‘金枝玉葉’有關(guān)。它代表的是一些非常珍貴的東西,我想代表的是越中之間的情誼,也像金枝玉葉一樣,非常珍貴。”
青年們體驗紙漿壓花制作技藝
這幅特殊的紙藝作品背后,是中越兩國青年對“傳承”的共通理解。黎文大認為,中越兩國的情誼如同“金枝玉葉”般珍貴,需要代代相傳、精心呵護。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為中越兩國的友誼貢獻一份力量。正如花茂村從昔日貧瘠鄉(xiāng)村蛻變?yōu)椤坝浀米∴l(xiāng)愁”的紅色文化體驗地,中越關(guān)系也在一代代青年的守護中生長。
越南青年黎文大制作的“金枝玉葉”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友誼薪火相傳。一紙“金枝玉葉”,承載的是中越兩國“同志加兄弟”的傳統(tǒng)友誼,也寄托了青年一代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近日,2025中越青年“黔”行對話會在貴州舉辦,中越專家和青年參訪了遵義會議會址、茍壩會議會址、遵義花茂村、貴州長征文化數(shù)字藝術(shù)館“紅飄帶”、貴州省博物館、大數(shù)據(jù)展示中心、觀山湖區(qū)生態(tài)文明展覽館等地,重溫紅色歷史,領(lǐng)略貴州文化,感受貴州數(shù)字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舉措。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