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息稱,日產汽車6月在華銷量達53,843輛,同比增長1.9%,這是自去年3月以來15個月的首次正增長,標志著這家日系車企在華市場的戰略調整已見成效。其中,純電轎車N7上市僅兩個月即售出6,189輛,占品牌總銷量的11.5%,成為撬動增長的核心支點。
本土化創新激活增長引擎
N7 的爆發絕非偶然。這款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的車型,首次實現了合資車企 “總部遙控” 模式的突破,從產品定義到動力配置,中國研發團隊被賦予完全決策權。基于對中國家庭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N7憑借 4930mm 車長和2915mm軸距實現 “B級尺寸C級空間”,配合18°可調座椅和83%得房率,直擊“一車多用”痛點。
同時延續了日產“大沙發”的舒適基因。更值得關注的是,N7并非通過降價換取市場,而是以越級配置實現價值突破:全系標配8155芯片、18項被動安全配置,頂配車型更搭載 8295P芯片和高速NOA功能,在11.99萬—14.99萬元價格區間形成“性價比天花板”。
這種 “在中國定義,向全球復制” 的模式,正在改寫合資品牌技術單向輸入的歷史。目前N7已啟動海外適配工作,計劃2026年出口東南亞、中東及拉美市場,成為日產“逆向輸出”全球的戰略載體。
新能源戰略加速落地
N7的成功僅是日產在華新能源轉型的縮影。2025年,日產宣布未來三年投入100億元用于新能源研發,技術中心規模將擴至4000人,并與華為合作鴻蒙座艙、聯合 Momenta 開發端到端智駕系統,構建 “中國大腦 + 全球基因” 的技術生態。
這種開放協作模式已體現在 N7 的產品力上:其搭載的全域智能防暈車技術通過13項應對措施,有效緩解長途出行不適;與 Momenta 聯合開發的 “城市記憶領航 NOA” 功能,可實現復雜路況下的點到點輔助駕駛,成為合資品牌中首個落地該技術的車型。
產能端,面對 N7 訂單超預期的情況,日產已啟動供應商增產大會,通過抽調外地工廠人手、優化生產線,目標實現產能翻番。目前,N7低配車型交付周期已達 8-10 周,顯示市場需求強勁。
戰略調整釋放長期潛力
此次增長背后,是日產對中國市場戰略地位的重新認知。2025年初,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馬智欣宣布,中國研發團隊將主導包括出口車型在內的核心產品開發,這一決策使N7 從立項到上市僅用24個月,較傳統周期縮短 33%。與此同時,日產與東風集團成立合資進出口公司,計劃2025年啟動出口業務,首批四款新能源車型將依托中國供應鏈成本優勢,以“MADE IN CHINA”身份進入全球市場。
在競爭層面,日產的增長更顯來之不易。6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雖同比增長18.1%,但主流合資品牌份額持續萎縮至24.5%,日系品牌份額同比下滑 2.3個百分點。在此背景下,日產憑借新能源車型的突破,不僅扭轉了連續15個月的下滑趨勢,更在合資陣營中展現出差異化競爭力—其新能源車滲透率達11.5%,遠超合資品牌5.3%的平均水平。
汽車網評:
日產增長的背后,看出日產的轉型路徑正契合中國市場兩大趨勢:一是新能源汽車從政策驅動轉向產品驅動,N7 的熱銷證明合資品牌完全可以通過本土化創新獲得市場認可;二是智能化競爭進入深水區,與華為、Momenta 的合作使其在智駕、座艙領域追上第一梯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