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想不到,三大日系品牌之中,本田汽車竟然是近況最差的那一個。
本田中國剛剛公布了最新的 2025 年 6 月終端汽車銷量數據 ——58,468 輛。今年 1~6 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為 315,152 輛。本田中國今年 6 月銷量同比下滑 15.2%,今年上半年銷量累計下滑 24.2%。
為什么說本田近況最差呢?從絕對數字來說,日產是三大品牌之中表現最差的,根據日產的官方數據,2025年6月,東風日產(包括日產、啟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銷量為49,033臺。2025年1-6月,日產汽車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板塊在內的累計銷量為279,546臺。就算加上鄭州日產,它上半年的銷量,還是比本田低了3萬多輛。
但是,從趨勢來看,雙方的差距拉小了不少,要知道,2024年本田累計銷量為85.2萬輛,而東風日產則取得了63.1萬輛的成績,從下滑幅度來看,本田也要比日產高不少。
日產汽車這邊已經推出了N7,一款性價比極高的新能源車型,在6月份賣出了六千多輛,可見日產的新能源轉型,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日產汽車已經找準了,而本田這邊,暫時依然沒有一臺走量的新能源車型。P7和S7兩款車,即使定價19.99萬起,依然銷量慘淡,上個月廣汽本田P7只賣出了166臺,東風本田S7甚至只賣出了54臺。
燃油車銷量不斷下滑,新能源汽車沒有一款能扛起大旗,這是本田汽車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
誰能想到本田在中國的最高年銷量高達162.7萬輛,而且僅僅在5年前的2020年,也就是那一年,國產新能源汽車開始崛起。
在燃油車時代,有這么一個說法“一日本田,終身本田”,說的就是本田汽車在燃油車時代的號召力和車主忠誠度。本田的每款車型幾乎都是同級別里空間最大的那個存在,然后施以不錯的油耗和平均水準的舒適性和還不錯的質量,就構成了本田的品牌個性。對比豐田,它的性能更強,對比日產,它的操控性更好,對比德系美系車,它的質量穩定性更佳,但是這樣的特點,在新能源時代,被不斷弱化。
隨著國產車在品控、售后服務上的追趕,以及新能源車保養成本優勢凸顯,“省心耐用”的本田已無法成為消費者買單的核心理由,本田燃油車引以為傲的“耐用性”標簽正在失效。而所謂的好開,相比新能源汽車來說,更是算不得什么優勢。
面對電動化浪潮,本田的應對策略顯得搖擺不定。最開始的幾款車,都是油改電車型,e:NS1、e:NP1等車型僅將燃油車平臺生硬移植電池,缺乏專屬電動架構支撐,導致產品嚴重缺乏競爭力。好不容易打造了純電平臺,純電品牌“燁”首款車型S7定價25.99萬元,試圖復制燃油車時代的高端溢價,但是本田的Honda Connect系統功能單一,車機流暢度落后于中國新能源汽車;Honda SENSING智駕系統僅支持L2級基礎功能,因為這些原因上市首月僅售出62輛 。即便后續降價至19.99萬元,但依然難以和同價位的國產新能源汽車抗衡。
本田汽車是該拋棄掉以前的一些執念和驕傲了,什么“一日本田,終身本田”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拋棄掉之前燃油車時代的固有思維了,像日產和豐田一樣,躬下身,將主導權交給中國團隊,或許是本田汽車當下的最好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