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車全說
別人研究車,而我研究你!
今天聊聊最近剛上市的小鵬G7。
這車值不值得買,哪個配置更值得入手?為什么說G7上市之后,G6的價格一定會重新做調整?
小鵬G7上市定價19.58-22.58萬,這價格定的是高是低呢?
這么說吧,前段時間,小米YU7“3分鐘大定20萬臺”震驚整個行業,一周后小鵬G7上市,何小鵬覺得上市后的訂單量屬于“無法宣傳”的成績,話音未落,官方海報就發出來了“9分鐘大定1萬臺”。
這個訂單量少嗎,肯定不少,何小鵬只是故作低調而已。
小鵬G7的這個定價在網絡上風評挺好,屬于不至于低到讓你無腦入手,也不至于高到讓你直接放手。
一臺車的定價,對于買家來說,只是為了匹配自己的預算,能對的上,就繼續往下看,如果對不上,這車再好也是不會考慮的。
對于手頭有20多萬預算的人來說,小鵬G7一共三款配置,雖然分成高中低配,但實際上99%的配置都是一模一樣的。
以定價20.58萬元的超長續航MAX版為基準,便宜1萬元的長續航MAX版只是用了更小的電池68.5度(超長續航80.76度),貴2萬的超長續航Ultra版則用了三顆圖靈芯片,算力2250 TOPS(官方透露6成以上訂單都是Ultra版)。
而且,根據APP顯示,低配訂車要等3-4周,頂配Ultra訂車只要等1周左右,但最近又爆出銷售提醒客戶,由于系統升級,提車時間會略有延遲。
小鵬G7的造型,有人吐槽很難接受,也有人說比G6好看太多。
審美因人而異,但我感覺,這次設計師重點是在尾部方面下了功夫了,之前G6最大的敗筆就是車屁股像個鼠標,其實我覺得更像柯基,肥胖臃腫,后來G6改款特意把車尾線條修飾了一下,稍微好點了。
這次G7車頭還是家族語言,但車尾改動特別大,有點像是把P系列轎車的設計搬過來的感覺,而且隱隱約約,我總感覺這車有點豐田威颯(參數丨圖片)的影子。
小鵬G7長寬高分別是:4892x1925x1655mm,軸距2890mm,這個軸距跟小鵬G6一模一樣,G7的寬度和高度也只比G6多5mm,只是長度多出了134mm,甚至這車長比G9還多1mm,所以網友調侃這車應該算是G6 PLUS版,或者叫G6L版。
調侃歸調侃,但我感覺G7上市之后,G6的價格大概率還要往下調5000-10000。
因為你對比一下就知道,G6暢銷版是 625長續航Max旗艦,指導價18.68萬,現金優惠8000,相當于17.88萬,.對比G7入門602長續航Max,指導價19.58萬,兩者相差1.7萬。
目前G7沒有現金優惠,但是有一堆上市權益。
贈送價值8000的NAPPa真皮座椅,價值4000的前后排電吸門,還有2年免息/5000元選裝基金二選一,本品置換1萬,它品置換5000,復購贈送1500度電卡(6年),Ultra還送50000商城積分等等。
你這么一對比,G6和G7這1.7萬的差價已經所剩無幾了。
再看兩臺車的配置對比,G7多出四門電吸、懸架軟硬調節、與華為合作的AR-HUD、后排液晶屏、后排加熱通風按摩座椅、后排小桌板、256色主動式氛圍燈、車內香氛等等,所以不管怎么看,如果兩臺車同樣的動力、同樣的電池包、同樣的續航,配置卻差這么多,價格差1萬多,那肯定是閉眼上G7。
所以,我說G6應該很快就要放政策,要下調價格了,起碼兩臺車價差得在2-3萬,G6才會有一些吸引力。
我覺得G7最大的賣點,其實就是頂配Ultra版搭載的那3顆圖靈芯片,整車有效算力能達到2250TOPS,這基本算是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最強算力芯片了。
對比來看,蔚來ET7配備了4顆英偉達Orin-X芯片,總算力1016TOPS;蔚來ET9搭載了兩顆自研的NX9031神璣芯片,剛剛好2000TOPS;理想L9搭載英偉達Thor-U芯片,算力700TOPS;特斯拉FSD現款HW4芯片,算力在500-700TOPS上下,下一代HW5芯片算力能達到2000-2500TOPS,但今年6月才剛進入量產階段。
但是,智駕芯片的算力數字越大,并不代表誰智駕功能就越好用。
比如說華為系的車型,并沒有用多么強悍的智駕芯片,我舉個例子,你知道尊界S800用的什么智駕芯片嗎?這車的芯片算力是多少呢?華為的智駕芯片,算力肯定是達不到1000多、2000多TOPS這么夸張,但就是很好用。
華為與小鵬智駕做的都不錯,不過設計理念差異很大。
華為是通過途靈龍行平臺打造全域融合架構,利用感知設備識別天氣、路況等信息,再結合 AI 推理算法,實現對懸架等部件的精準控制。算力只是其中一部分,它更強調感知與控制的融合。
而小鵬則是將高算力作為核心競爭力之一,它是通過強大的算力支撐更復雜的智能駕駛算法和模型,這樣才能夠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以及更智能的座艙交互體驗。這里就不得不提,基于高算力運行 VLA以及 VLM了,VLA就是視覺 - 語言 - 行動強化學習,VLM就是視覺語言模型,等于說小鵬G7通過三顆圖靈芯片,構成了一套“雙腦架構”。
下面這段聽著可能有些生澀難懂,但我覺得,還是得稍微展開講一下。
小鵬G7的3顆圖靈芯片,其中兩顆服務于VLA,另一顆搭配驍龍8295芯片服務于VLM視覺語言大模型。
VLM是一種多模態模型,通過統一處理圖像和文本數據,實現跨模態理解。
在自動駕駛領域里,VLM通常用于理解駕駛環境,并轉化成抽象的規則概念,比如紅燈停綠燈行,你可以理解為看圖說話,讓車輛理解看到的是什么,實現圖文匹配。
VLM本身無法執行駕駛行為,一般需要搭配一個額外的端到端模塊,把指令轉化為操作行為。
VLA則是在VLM的基礎上增加了行為能力,通過對視覺,聲音,文字的理解,直接產生操作行為的多模態模型。
它和VLM模型相比,它具有直接輸出操作行為的能力,而和傳統的端到端模型相比,它又具備從視覺轉化到語言,再轉化為行動的能力,VLA的過程透明可見,能更好的幫助用戶理解汽車的駕駛行為。
說起來有點繞,其實就是可以主動式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你調整的座椅位置,你喜歡的音樂,你每天固定的上下班路線等等,上車識別到是你,就自動給你安排好了,還有語音控制、AR-HUD,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實現更多功能。
一句話總結,就是VLA可以實現更強的智能駕駛輔助,VLM可以實現更好的駕駛員服務。
我也很想試試三顆圖靈芯片的G7 Ultra到底有多強,但很可惜,你提到G7 Ultra版之后,大部分功能還不能用,要等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OTA升級后才能用,你可以說這是硬件預埋,軟件常更常新,你也可以說,這是牛先吹出去,交付的卻是個半成品。
說實話,之前英偉達Thor索爾芯片剛投放市場,我也有很高期待,但實際試駕了幾款新車之后,發現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遇到復雜路況,多車博弈的場景,一樣猶猶豫豫,甚至主動退出需要人工接管。
所以,小鵬的智駕是不是真的吊打同行,我很期待年底OTA更新之后,帶著相機去拍個一鏡到底。
至于與華為合作的AR-HUD功能,我覺得最多算是錦上添花,我認為小米的天際屏,阿維塔的遠端屏,才應該是未來的主流趨勢,HUD早晚是要被淘汰的技術。
這就跟當年從顯像管電視機,到等離子、背投和液晶電視,當年等離子和背投銷量遠好于液晶電視,而且液晶電視也做不大,但隨著技術的迭代,液晶電視統治了整個市場。
現在的趨勢,就是放棄以前傳統的液晶儀表,那么到底今后是HUD主流,還是遠端屏主流,我反正更看好后者,這塊顯示市場,最終肯定也是贏家通吃的局面。
至于800V、5C電池這些,我覺得這是20萬級純電SUV必備技能,但現在的超充站布局,各家的速度還是有點慢,把原先的普通充電樁扒了重裝又不現實。
現在各品牌的超充樁,我感覺更多是裝點一下門面,并沒有花大力氣投入去建。
所以,有800V、5C的車的確充電快,但因為不能時時刻刻都去超充樁充電,所以實際體驗又沒有宣傳的那么快。
想和三刀做朋友?想和三刀的讀者做朋友?
平時不能說,不方便說的
咱們在這里暢快聊~
高質量答疑,高含金量資訊,自媒體學習
全在三刀的知識星球
15萬買中大型SUV?零跑C16值不值得買、怎么買
比漢貴幾萬的漢L,到底值不值得買?
只優惠3000的吉利星愿,到底值不值得考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