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伊始,廣德市迎來了一批批充滿活力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支教團隊,他們帶著知識與熱情,走進鄉村學校、社區課堂、兒童服務站,為當地孩子們送上了豐富多彩的暑期“成長禮包”。其中,既有連續四年堅守的“老朋友”,也有帶來科學實驗等新穎課程的“新面孔”,讓這個夏天充滿了溫暖與希望。四年堅守,愛心接力溫暖延續在廣德的支教故事里,多支連續四年堅守的支教團隊,續寫著溫暖的支教故事。安徽師范大學“陽光體育”團隊、合肥師范學院“行知課堂”、安慶師范大學團隊,四年來始終與東亭鄉、開發區青年之家、盧村鄉等點位如約相伴。他們結合不同服務區域的特點,或帶來運動課程傳遞體育精神,或聚焦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需求優化成長陪伴,或通過閱讀與表達課程助力鄉村孩子成長,累計服務超千人次。這些跨越四年的堅守,不僅成為孩子們暑期的期待,更讓愛心在廣德持續傳遞,繪就出動人的支教圖景。
新穎課題,點燃科學探索熱情與傳統支教課程不同,今年不少團隊帶來了充滿趣味的“科技范兒”課題。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支來自安徽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的支教團隊正帶領孩子們做“酸的認識”的實驗。志愿者們用簡單的白醋、小蘇打、檸檬和紫甘藍,讓孩子們直觀地看到酸與堿在指示劑作用下的奇妙變化,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歡呼。“前期團隊與廣德市的“益”起愛科學志愿服務項目進行對接,圍繞密度、酸、大氣壓強、光學、聲學等五個主題展開,設計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實驗課程,希望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科學的魅力,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團隊志愿者謝老師說,這些課程雖然準備起來耗時費力,但看到孩子們專注的眼神,覺得一切都值得。
貼心保障,筑牢安全服務防線為確保“三下鄉”社會實踐支教活動的穩妥推進,團市委多維度織密保障網。一方面,精心落實支教團隊的食宿安排,提前排查住宿環境安全隱患,協調營養均衡的餐食供應,讓志愿者無后顧之憂投入教學。另一方面,聚焦孩子們的安全成長,開設防溺水、防詐騙等專題課程,通過情景模擬、互動問答等形式增強安全意識。同時,與參與活動的家庭、支教團隊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各方職責與應急處置流程,從生活保障到安全防護,用細致舉措為愛心傳遞與成長陪伴保駕護航。
據團廣德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暑期共有33支支教團隊、300余名志愿者在全市14個點位開展支教活動,服務覆蓋城鄉兒童近500人。“這些支教團隊的到來,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資源,也為廣德的暑期托管工作注入了活力。我們會持續做好保障工作,讓愛心支教在廣德落地生根,惠及更多孩子。”廣德市“三下鄉”社會實踐支教活動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書寫著“青春服務基層、實踐成就未來”的動人篇章,廣德團市委將持續搭建實踐平臺,完善保障體系,讓青春服務基層的故事在桐汭大地上不斷續寫新的篇章。
(賴潔 宋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