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的學校教育,教的往往都是知識技能方面的,在人生價值觀方面,教得比較少。所以現在物質雖然越來越發達,但精神上卻越來越空虛,不僅窮人空虛,有錢人也空虛。現在很多人活著的目標,就是賺錢、享受,往往都是把金錢放在了人生的第一位,沒有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原則。
今天借用《圍爐夜話》中的一句格言,為大家簡單分享一下下面這四個基本的人生價值觀:
一、無財非貧,無學乃為貧
這第一個,很多人可能就不同意了,沒錢怎么能算不貧呢?貧不貧呢,還真跟錢沒有太大的關系,你就說有多少錢算不貧吧?十萬、一百萬,還是一千萬?就算有一千萬,你跟億萬富豪相比,還是窮人。真正貧富,是心態,知足者富,貪者常貧,如果你不知道,不管有多少錢,也永遠都是窮人。
真正的貧窮是啥?是沒有學問,是不知道學習,孤陋寡聞,坐井觀天,不知道提高自己的認知和智慧修養,這才是最可憐的。
二、無位非賤,無恥乃為賤
真正讓人貴賤的,不是地位,而是人品。一個沒有地位,還算不上卑賤,只有沒有一點羞恥之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卑賤。
一個人即使身份高貴,如果為人不知道羞恥,那也是低賤的;一個人即使貧困潦倒,但品格高尚,那也是高貴的。
三、無年非夭,無述乃為夭
活得不長久,不算短命,一生沒有值得稱道的事,才是真正的短命。
比如孔子的弟子顏回,四十一歲去世,西漢的霍去病,24歲就去世,這兩個雖然去世的很早,但卻千古留名,到現在也令人敬仰,這就是雖死猶生。相反,一個人如果碌碌無為,一生都沒有做一件能讓人記住的好事,那他即使活了百歲,也沒有什么意義。
四、無子非孤,無德乃為孤
沒有子女,并不一定就會孤獨,現在城市和農村都有很多空巢老人,他們都有孩子,但孩子卻人在外地,不在身邊,照樣很孤獨。尤其有的孩子還去了國外,父母去世后,都趕不上父母的葬禮。
真正的孤獨是什么?是沒有德行。《論語》上講:“德不孤,必有鄰”,有德行的人,是永遠不會孤獨的,一定會有很多人愿意過來和他做鄰居。而那些沒有德行的人,人人見了都討厭,看到他都避之唯恐不及,連自己的兒女都不想看到他們,這才是真正的孤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