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來出行觀察
2025年2月以來,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同比保持兩位數增長,6月單月增速更是接近20%,展現出消費端的回暖態勢。
乘聯分會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涵蓋轎車、SUV及MPV車型)零售銷量達到208.4萬輛,同比增長18.1%,環比增長7.6%;今年上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達到1090.1萬輛,同比增長10.8%。
銷量增長的背后,行業競爭格局的調整正呈現梯度演進的態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5月31日發布題為《關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稱以無序"價格戰"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內卷式"競爭,是行業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沖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把產業發展帶入惡性循環。工信部、新華社、《人民日報》隨后發聲支持。
進入6月,多家車企相繼宣布將支付供應商貨款的賬期統一至60天內,各方開始采取行動引導行業競爭回歸理性。
乘聯分會分析認為,隨著反內卷工作的不斷深入,車企努力維護市場價格的相對穩定,生產節奏會展現進一步穩健趨勢。同時,由于銀行存貸息差下降,高息高返的車貸政策受到控制,原有的銀行高返給經銷商的利息會部分補貼車價,車貸返利大幅縮減后經銷商盈利壓力進一步加大。隨著庫存相對高位,廠商銷量增長放緩。7月車市將進入休整期。
上半年自主品牌銷量占六成,吉利同比增幅最高達47%
乘用車市場的品牌競爭格局正呈現出愈趨明顯的分化態勢。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6月,自主品牌零售銷量約為134萬輛,同比增長30%,環比增長7%;當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達到64.2%,同比增長5.6個百分點。因在新能源市場及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今年前6個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達到64%,較去年同期增長7.5個百分點,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安等頭部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對比來看,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銷量雖實現整體上浮,但增幅及市場份額仍不及自主品牌。月內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銷量達到51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6%;當月,德系、日系、美系品牌零售份額分別為16.1%、12.0%及5.8%,同比分別下降2.4個百分點、2.3個百分點及0.5個百分點。
6月豪華品牌零售銷量約為23萬輛,同比下滑7%,環比增長18%;零售份額約為11.0%,同比降低3個百分點,但表現較好。
自主品牌的強勢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新能源賽道的領跑優勢。
2025年6月主機廠銷量 圖源:乘聯分會
從月度新能源汽車國內零售份額看,6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零售份額達到71%,同比減少0.2個百分點;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零售份額約為3.1%,同比減少1個百分點;受小鵬、零跑、小米汽車等品牌拉動,當月新勢力零售份額同比增長0.2個百分點至19.5%,部分品牌蓄力調整;特斯拉零售份額5.5%,同比下降1.4個點。
根據各品牌公布的銷售數據,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累計銷售新車214.6萬輛,同比增長33%;吉利、長安、奇瑞、長城分別獲得140.9萬輛、135.5萬輛、126萬輛、57萬輛的銷售成績,吉利銷量同比增幅最高,達到47%。
新勢力品牌方面,零跑、鴻蒙智行、理想分別以22.17萬輛、20.62萬輛(3月鴻蒙智行未公布交付量,采用乘聯分會數據)及20.28萬輛的半年交付成績位居前三,小米汽車上半年交付新車超15萬臺,交付量同比大增456%,增幅領跑新勢力。
價格戰降溫,車主權益、增配不漲價等成為車企競爭的先手牌
從盈利水平來看,1-5月汽車行業4.3%的利潤率雖較1-4月的4.1%有所改善,但仍低于下游工業企業5.7%的平均利潤率,且行業內部盈利水平呈現明顯波動——5月汽車行業實現收入8731億元,同比增長8%,成本同步增長8%至7715億元,利潤則同比下降27.1%至456億元,當月5.2%的利潤率雖較4月有顯著提升,卻較去年同期的7.5%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針對汽車行業存在的"內卷式"競爭現象,6月5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回應稱,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加強綜合整治與合規引導,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10日晚間,一汽、東風、廣汽、賽力斯、比亞迪等車企率先作出
"向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的承諾,工信部隨即轉發了相關消息,足見有關部門對汽車產業鏈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視程度。
據乘聯分會統計數據,6月僅有14款車型降價,較前兩年保持相對穩定。月內,新能源汽車的促銷幅度降至10.2%,同比僅增加1.6個點,環比減少0.8個百分點;燃油車促銷幅度穩定在23.3%的水平,同比增長2.1個百分點,環比增加0.8個點,市場壓力依舊較大。
然而反內卷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正如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所言,未來1-2年行業將逐步邁向理性競爭新軌道。
所以盡管今年直觀的"價格戰"稍顯溫和,但為應對市場競爭、快速提振銷量,車企年款增配、調整車主權益等隱形優惠措施依舊"暗流涌動"。年內上市的全新嵐圖夢想家四驅卓越乾崑版及四驅尊貴乾崑版、東風日產N7、2025款阿維塔12、長安啟源Q7尊耀型及尊榮型、比亞迪海鷗智駕版、2026款零跑C16等車型均打出限時權益優惠、增配不漲價等先手牌。
車企不斷升級產品配置、提升研發能力的現狀也折射出,在汽車行業競爭格局中,技術層面的較量正逐步超越單純的價格比拼,成為企業間的競爭焦點。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補能、大模型、輔助駕駛技術,還是傳統燃油車的能效提升、動力性能優化,技術實力的強弱越來越直接地影響產品的市場認可度與品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