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的辦公日常中,接觸各類國家秘密、工作秘密、敏感信息已是常態,而正因如此,每一步辦公操作都要格外注意,稍有不慎,就可能因疏忽大意或操作不當導致泄密。
近來,已有不少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因保密不當,造成泄密,受到處分。
案例一 工作馬虎大意,過失泄密
某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干部呂某主要負責單位檔案管理、機要保密工作。一日,他按規定將需上繳的中央級、省級文件清理后,存放在保密室鐵皮保險柜中。此后,呂某前往兩次參與上堤防汛工作,但既未清點柜內文件,也未辦理交接手續。
直至4個月后,呂某發現原本存放在保密柜中的部分待上繳文件失蹤,私自查找無果后才上報。經查,共丟失文件75份,其中絕密級1份、機密級5份、秘密級23份。
最終,呂某因犯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案例二 貪圖辦公便利,微信泄密
某縣教體局從機要渠道收到省委有關專項工作組下發的1份秘密級文件后,該局局長批示傳達至各學校落實。
辦公室借調人員胡某為了盡快落實文件精神,將文件全文拍照并發布至各學校校長微信工作群。之后,經過群成員各校長、老師的層層多次轉發,這份文件迅速在數十個微信群傳播,造成泄密。
案件發生后,胡某、張某均被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案例三 懈怠密件管理,遭人竊密
某基層單位副職張某升職后放松保密要求。在某次開會領取了3份涉密文件后,張某并未按要求送回單位妥善存放,而是直接帶著文件回到家中。
回家后,他在與親屬李某的交談中透露了文件內容,并將文件交予其瀏覽。李某竟趁張某不備,用手機拍攝了文件。隨后,有關部門發現這3份文件被發送至境外,并造成惡劣影響。原來,李某是受境外機構指使,長期伺機竊取我國涉密文件的間諜。
案件發生后,李某被以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張某受到黨紀處分,被調離崗位。
案例警示
以上案例觸目驚心,每一起泄密事件背后,都暴露出部分工作人員對保密紀律的漠視與僥幸心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務必在日常辦公中嚴守保密紀律,筑牢制度防線。
嚴禁放任涉密文件管理
經手涉密文件要嚴格履行清點、登記和交接手續,離崗或工作調整時確保文件完整移交。外出執行任務或長期離崗,需提前妥善安置涉密文件,并定期核查保密柜,杜絕因管理疏漏導致文件丟失。
嚴禁在互聯網渠道傳播涉密信息
嚴禁通過微信、QQ 等社交軟件或普通電子郵箱傳輸涉密文件,不得使用拍照、截屏等方式轉發涉密內容。傳達涉密文件精神,必須采用符合保密要求的渠道,從源頭切斷信息擴散風險。
嚴禁擅自攜帶涉密文件外出
涉密文件應存放于保密室、保密柜等單位指定保密位置,嚴禁私自攜帶回家或放置在無保密措施的場所,確保涉密文件全程處于安全可控狀態。
嚴禁透露泄密文件給不宜知情人員
提高對身邊人員的警惕性,嚴禁向任何未經授權的人員透露涉密信息,嚴防別有用心者利用工作之便竊取機密,切實筑牢內部防范的安全屏障。
部分圖片由AI生成
安全保密——保密人的烏托邦
更多信息請關注安全保密公眾號
保密安全專家
知識分享是美德,點擊“分享”和“在看”告訴身邊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