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友消息,近兩天網傳一份關于印度航空AI171的空難事故調查報告,大致內容如下:
1.主要原因——起飛抬輪階段的電力傳輸中斷(PTI)
? 在從地面到空中電力配置的轉換過程中,飛機發生了級聯式雙發全權限數字發動機控制(FADEC)失效。
? 根本原因:主電源繼電器盒(PRB-A)內發生電弧放電,導致非指令性匯流條轉換故障,而電弧放電源于大雨中飛行前斷開地面電源裝置(GPU)時的進水。
? 這導致在起飛抬輪時失去發動機電子控制,進而使兩臺GEnx發動機在4-5秒內回退至地面慢車狀態。
圖:事故現場 網絡圖片
2.飛行數據記錄時間線
? +0:11秒:前起落架離地。
? +0:13秒:發動機突然開始回退。推力在3秒內從92% N1降至<27%。
? +0:16秒:主警告+左/右發動機失效警告觸發。副駕駛呼喊:“雙發都在掉!”
? +0:20秒:自動駕駛和飛行控制系統切換至直接模式。仰角達到18°峰值。
? +0:25秒:飛機在離地186英尺高度失速。
? +0:30秒:完全氣動失速;機頭迅速下墜。
? +0:38秒:以54°機頭下俯姿態、174節速度撞擊地面。
促成因素
? 環境條件:
飛機推出期間遭遇暴雨。
水分侵入PRB-A連接器(零件號:HLN8471)——該部件是已知的存在腐蝕風險的組件。
? 潛在維修問題:
兩周前的一次最低設備清單(MEL)延遲修復中,電力傳輸繼電器單元已出現熱損傷跡象。但未進行更換,飛機在重復延遲修復的情況下被批準放行。
? 設計疏漏:
波音787沒有物理發動機控制備份(即在FADEC失效情況下無直接機械聯動裝置)。雙電子發動機控制(EEC)通道供電中斷導致發動機“凍結”在地面慢車狀態,而非熄火。
? 機組響應:
在失速發生前,嘗試的發動機重啟程序未完成。
應急電源選擇器未激活——可能因多個電子中央飛機監控(ECAM)警告導致混亂。
圖:莫迪在事故現場 網絡圖片
即時安全措施
? 印度民航總局(DGCA)+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在24小時內發布緊急適航指令(AD):
所有波音787飛機必須進行PRB-A防潮完整性檢查。
臨時限制帶有與電力傳輸系統相關的最低設備清單(MEL)項目的飛機放行。
? 波音公司:
發布服務通告SB-787-24-212,要求將PRB-A連接器更換為密封版本。
正研究為FADEC系統增加雙路徑電力冗余。
(余下部分不再貼入)
這件報告看上去非常逼真,但是經拉總查證,它大概率是假的!這份報告的英文原件于6月18日在網絡上就已經出現,當時外國飛友已提出多個疑點:
1、根據空難視頻,飛機最后并沒有“機頭向下”;
2、AMD機場當時沒有下雨,天氣晴朗;
3、現代化客機很重視防水,至今未聽聞有部件“淋雨失效”;
4、依當時狀態,飛機應該還沒有切換到自動駕駛模式;
5、有人說波音787上并不存在“HLN8471”這個P/N號。
圖:原貼于6月18日便出現了
原貼也沒有“即時安全措施”等內容,從文件編號為“SB”來看,可能是我國好事者加入的。還有一個關鍵內容是,至今都未聽聞所謂的“PRB-A防潮”檢查。
關于這次空難較可信的消息是襟翼設置沒有問題,現在“油門減小成為調查重點”。油門減小可能是電力系統故障,可能是飛行員有意為之,也可能是座椅意外移動造成的——這個問題此前曾經發生過。
而且根據拉總掌握的信息,印度本次拒絕了很多國外調查組。一些媒體認為在規定的30天期限到達時,它可能會敷衍地拋出描述報告,而不會涉及核心問題。
文中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章或有錯誤,轉載責任自負。
>>> 關注拉,看真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