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軍隊正在試驗能夠快速修建防御工事的全新技術,長期被忽視的“技藝”重獲重視正在迎來復興。雖然過去一個世紀以來防御工事的外形變化并不大,但建造方法正在經歷重大革新。當前技術解決方案的目標是簡化施工流程、加快建造速度,包括混凝土3D打印和模塊化塑料戰壕系統等多種技術。
法國:用混凝土“打印”防御工事
最具前景的方向之一是增材制造,特別是用于建筑的3D打印。除了常見的小型塑料打印機,現在還出現了一類工業系統,能夠使用混凝土打印整個建筑。原理很簡單:既然能打印房屋,自然也能打印碉堡或射擊工事等防御設施。
法國陸軍技術部已經開始和專注于大型混凝土打印的Constructions-3D公司合作,評估這項技術。據Opex360報道,Constructions-3D公司一款2.7噸重的MaxiPrinter打印機用專利Termix 3D混凝土材料,近期在昂熱舉辦的Dantzig防務展上進行了演示。
在展會期間,這款打印機在一個白天內就自動完成了一座類似掩體的檢查站結構。此外,還演示了其他防御工事部件的打印。雖然這款打印機目前只能制造墻體模塊,但這些模塊可以在之后加裝鋼筋并灌注混凝土進行加固。
這項技術的核心是將打印機直接部署到戰場,就地生產防御工事構件,從而大幅減輕后勤壓力,只需要運輸混凝土原料和鋼筋即可。
德國與奧地利:樂高式模塊化戰壕
與此同時,德國與奧地利軍隊也在測試全新的戰壕建造方式。傳統上,戰壕墻體通常使用木材加固。但在近期軍事演習中,兩國軍隊均采用了德國Romold公司研發的ROM模塊化戰壕系統。
這種預制塑料結構由金屬框架支撐,組裝方式類似樂高積木。據《士兵與技術》雜志報道,在“瓦爾德維爾特25”演習中,4名奧地利士兵使用這種系統,僅用3個小時就建成了一條18米長、帶有射擊位置的戰壕。
在2024年秋季演習中,德國聯邦國防軍首次使用這種系統時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施工流程包括:使用專用專業挖掘戰壕(理想狀態下)、組裝模塊結構、然后用土壤覆蓋。這些組件比木材更輕便、易于運輸,并且可以在需要時拆卸并重復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