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誰也無法避免一場中年失業
這兩年,大家都有種感覺,似乎錢越來越難賺,工作越來越難干,身邊失業或辭職的人也多了起來,其中不少還是大廠打工人,打開某書,也總能刷到失業相關的話題,簡直是一片狼藉。
從前幾年的“我裸辭了”、“我跳槽了”,現在更多聽說到的是“我辭職了、失業了,老子實在干不下去了。”
很多時候,我們當段子和故事看,可有沒有想過,當這些有一天,突然發生在自己身上怎么辦?
如果HR微笑著遞給你那封“畢業通知書”時,你會是什么感覺?
是瞬間的暈眩,整個世界仿佛塌陷,還是氣憤不平?
你可能會想:我為這家公司熬了多少夜?加了多少班?談成了多少客戶?我把最好的十年、十五年都給了這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么能說不要就不要了?我的事業,我的下半生,就這么完了?
你感到憤怒、委屈、恐懼,最后是無邊的羞恥。你不敢告訴家人,35歲失業了卻要瞞著家人天天裝作上班的樣子,是種什么體驗?不敢回復朋友的微信,你覺得自己像個被時代拋棄的垃圾。
你看著那個印著公司Logo的信封,上面冰冷的“解除勞動關系”幾個字,像一把匕首,精準地捅進你最柔軟、也最驕傲的地方,但你又沒有任何辦法拒絕,尤其是當公司按法定給你大禮包的賠償。當然這還算好的,更慘的很多公司總是想著法連補償金也不想給你,就各種惡心你,擠兌你,逼著你自己離開。
于是,你就這樣失業了,你當然可以繼續投簡歷、找工作,但當下的行情,大概率投100家,可能都是已讀未回,甚至換不來一個面試。
但此刻,阿長想用一盆冷水,澆醒那個沉浸在“受害者”情緒里的你。
我想告訴你一個殘酷但絕對清醒的真相:
別再用“失業”這個詞了。因為你失去的,從來都不是你的事業,僅僅是一份工作而已。既然從未擁有過事業,又何談失去呢?
02.讀懂“工作”和“事業”的區別
我知道這話很刺耳,甚至有點刻薄。但你必須逼自己想明白一個問題:“工作”和“事業”,到底有什么區別?
工作,本質是一場交易。你出賣你的時間、技能和忠誠,換取一份低廉的薪水、一個職位和一個看起來光鮮的工牌。這場交易的本質,是你作為生產資料,在為老板的“事業”添磚加瓦。平臺的輝煌、品牌的名氣、辦公室的視野,都與你有關,但沒有一樣屬于你。當你的性價比降低,或者平臺不再需要你這個零件時,交易隨時可以終止。而事業,是你自己的城邦。它是你的個人品牌、你的核心技能、你的人脈網絡、你獨一無二的知識體系。它不依附于任何一家公司,是可以被你帶走的、永不背叛你的資產。它的所有權,牢牢地攥在你自己的手里。
現在回頭看。你引以為傲的,是“XX總監”的頭銜,還是你自己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你賴以生存的,是公司的客戶名單,還是那些因為信任你個人而追隨你的客戶?
我們這一代中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誤把平臺的榮光,當成了自己的光芒;誤把租來的房子,當成了自己的家。
我們兢兢業業,用青春換取了薪水和職位,卻忘了公司給的不是事業,只是一個隨時可以收回的工位,以至于忘了構建那座真正屬于自己的、任何人都拿不走的城邦。
所以,當那份工作被抽走時,我們才會感覺天塌地陷。因為我們除了這份工作,一無所有。
工作是出租,事業是自建。租的房子再豪華,隨時會被收走;自己蓋的房子再簡陋,也永遠是你的庇護所。
03.現在大環境,失業反而可能是好事
所以,那封辭退信,真的是一份詛咒嗎?
不。它更像一個遲來的鬧鐘,用最粗暴的方式,把你從一場持續了十幾年的、溫水煮青蛙的夢里徹底搖醒。
它強迫你,在30-40歲的年紀,第一次去嚴肅地思考:我到底是誰?我的價值是什么?如果離開這家公司,我還能靠什么立足?
這才是你“事業”開始的真正元年。
從今天起,別再糾結于過去的付出。你應該立刻開始盤點、規劃、并動手搭建屬于你自己的“事業系統”,打造個人IP,一人公司。
去思考: 你的哪項技能,可以不通過公司,直接為客戶創造價值? 你的人脈圈里,誰能成為你事業的第一個種子用戶? 你是否可以把你的經驗,通過寫作、講課、咨詢的方式,打造成屬于你個人的產品?
你的價值,不應該寫在你的工牌上,而應該刻在你的名字里。
失去一份工作,當然痛苦。你要允許自己悲傷,但不能允許自己沉淪。因為這根本不是結局,而是一個被動的、但卻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開始。
它給了你一個機會,讓你從一個隨時可以被替換的“螺絲釘”,變成一個擁有自己“發動機”的獨立個體。
所以,別怕。擦干眼淚,這天塌不下來。你不是失業了,你只是,自由了。或許你短暫丟了飯碗,但有機會覺醒自己,重拾夢想,并為了中年危機早做準備,一切都剛剛好。
要知道,現在辭職或失業固然壓力山大,但是與其等著45歲被裁失業,豈不是更糟糕更無法想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