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東側,一位銀髯飄拂的八旬老者拄杖而立。
身旁的毛澤東向廣場揮手時,他忽然淚流滿面——這位被西方媒體稱為“唐人街教父”的老人,麾下曾有兩萬門徒,讓美國總統羅斯福甘當法律顧問,令蔣介石躬身相迎。而此刻,他顫抖的手緊握著一面嶄新的五星紅旗,喃喃道:“六十載飄零,終見山河新顏……”
鐵拳少年:從豬仔工到洪門“五叔”
1882年春,14歲的司徒美堂攥著母親借來的50塊龍洋,蜷縮在開往舊金山的貨船底艙。抵美后,他在唐人街餐館刷盤子,每晚睡在廚房腥濕的地板上。彼時美國排華法案肆虐,白人流氓常闖中餐館吃“霸王餐”,華人動輒遭割辮羞辱。三年后,習得一身武藝的司徒美堂憤而揮拳,將欺辱同胞的流氓擊斃。法庭判他絞刑,三千洪門弟兄抵押房產籌款營救,最終改判十個月苦役。出獄那日,舊金山唐人街萬人空巷,“司徒好漢”之名傳遍美洲。
1894年隆冬,波士頓風雪漫卷。26歲的司徒美堂創立“安良堂”,堂口高懸“鋤強扶弱,除暴安良”八字誓言。他要求成員“三不沾”:不販毒、不賣淫、不欺同胞,反而設立孤兒院與免費診所。當幼童被白人學校驅逐,他親自帶人修建僑校;見華人遭房東勒索,他率眾持棍棒對峙黑幫。因排行第五,美洲華僑皆尊稱他“洪門五叔”——這個稱謂比真名更響亮。
雙面傳奇:總統顧問與革命錢袋
1904年深秋,孫中山抵波士頓時遭清廷密探圍捕。司徒美堂聞訊,當即將致公堂大樓抵押給銀行,湊足五千美元保釋金。隨后五個月,他化身孫中山的保鏢兼廚子,每夜抱刀睡在客房外。孫中山伏案起草《致公堂重訂新章》時,他守在煤油燈旁添茶研墨。這段經歷讓司徒美堂頓悟:“洪門要的不是江湖義氣,是救國大道!”
更傳奇的是他與羅斯福的交往。1908年,安良堂因頻繁訴訟,聘請26歲的律師富蘭克林·羅斯福擔任法律顧問。年輕的羅斯福常夾著公文包穿行于紐約唐人街,為華人勞工爭取賠償金。一次碼頭工潮中,司徒美堂遭警方誣陷入獄,羅斯福在法庭怒斥:“我的當事人保護同胞何罪之有?”此事促成羅斯福起草《反種族歧視法案》草案,雖未通過,卻埋下新政火種。
抗戰烽火中,司徒美堂的擔當震撼世界。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他發起“額捐運動”——每位華僑月捐15美元,相當于當時華工半月薪水。紐約洗衣工陳阿婆將畢生積蓄3,200美元縫入棉襖捐出;舊金山小販李伯每日捐出賣菜所得,持續八年。至1945年,美洲華僑捐款超1,400萬美元,可購戰機200余架。周恩來曾贊嘆:“華僑抗戰之功,半出司徒老麾下!”
赤子抉擇:拒蔣擁共的晚霞征程
1941年重慶曾家巖,蔣介石夫婦盛宴款待司徒美堂。席間宋美齡親奉羹湯,蔣介石遞上國府委員聘書。司徒美堂卻推開金邊聘書:“老朽江湖人,只問一句:延安百姓吃觀音土,重慶官宴喝洋酒,這合理嗎?”離席時,他見街邊餓殍橫臥,將宴席打包的肉饃分與饑民。
真正的轉折在1948年香港。國民黨特務持槍威逼他“抵制中共”,司徒美堂當眾撕毀恐嚇信,在《華商報》發表聲明:“美堂愿以八十有二之軀,追隨新政協共建民主中國!”次年9月,政協討論國號時,他拍案疾呼:“中華民國是蔣介石枷鎖,必須廢除!”毛澤東連夜批示采納其議,刪去共同綱領中“中華民國”字樣。
開國大典當日,他身著母親縫制的土布長衫登樓觀禮。當國旗升起,這位經歷三朝更迭的老人突然下跪叩首,被周恩來扶起時已老淚縱橫:“此拜非拜帝王,是拜四萬萬同胞新生!”
1955年5月,司徒美堂腦溢血病危。臨終前他盯著病房地圖上的臺灣島,斷續吐出最后遺言:“金甌……缺……”八寶山公祭儀式上,周恩來含淚宣讀悼詞:“他的一生,是海外赤子從屈辱走向尊嚴的縮影。”而當年為他辯護的羅斯福,早已逝于總統任上。兩位改變歷史的巨人,以不同方式詮釋了對正義的堅守。
安良堂舊址今懸其手書訓言:“堂可毀,人可亡,三十萬萬人之尊嚴不可侮!”
【參考資料】《司徒美堂傳》(中國文史出版社)《華僑革命史》(臺灣華僑革命史編纂委員會)《洪門與辛亥革命》(馮自由著)《周恩來與華僑》(中央文獻出版社)《開平縣志·華僑卷》(廣東人民出版社)《美洲華僑抗戰秘檔》(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編)《從洪門大佬到開國元勛:司徒美堂研究》(暨南大學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