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滁州學院音樂與教育學院大學生“文化探索”社會實踐團隊一行14人,踏訪瑯琊山風景區,開啟瑯琊文脈的探索之旅。
活動中,隊員們相繼探訪了野芳園、醉翁亭、影香亭、深秀湖、瑯琊古剎,重點就瑯琊山摩崖石刻碑刻、無梁殿這兩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文化考察。瑯琊山摩崖石刻碑刻傳承有續,體例豐富,是瑯琊山乃至滁州地區的“石質檔案”,登記在冊的263通“國保”石刻,主要分布在瑯琊寺、豐樂亭、醉翁亭等三個區域。瑯琊寺及其周邊區域有159通,占總數量的60.4%。無梁殿據傳始建于東晉,現存建筑建于明初,全用磚石砌成,是瑯琊山今存最古老的建筑,是安徽省內保留最完整的明代磚石拱券結構且有西方建筑特征的建筑遺存,是寶貴的歷史文物遺存,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隊員們一邊觀賞優美的自然風光,一邊感悟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們被瑯琊山這座"皖東明珠"的自然與人文魅力所深深吸引,自發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詞朗誦會,聲情并茂地演繹了唐代詩人顧況的《題瑯琊上方》、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明代大儒王陽明的《瑯琊山中三首》、著名女作家方令孺的《瑯琊山游記》。精彩的表演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欣賞,更以獨有的方式傳承著瑯琊山的千年文脈。
本次社會實踐,不僅是對歷史文化的追尋,更是對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探索思考。隊員們表示,新時代大學生肩負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今后一定要更加發奮學習,汲取文化滋養,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貢獻力量。(張凌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