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的早晨,同濟大學游泳館內水花飛濺,泳池中身影穿梭……原本50米的泳道被橫向分隔成深水區、中水區與淺水區。“這樣可以在人多時有效避免不同水平游泳者相互干擾,提升安全性和舒適度。”館長助理王以棟介紹。
深水區水位達2.6米,來健身的年輕人在深水區揮臂暢行,家長們則大多帶著孩子在1.2米的淺水區嬉戲玩耍。“趁暑假帶著外孫來學游泳,既能清涼消暑,又能強身健體。”家長繆先生說。
這座高校泳館今夏還將開放時間從早8點至晚8點調整為早9點至晚9點,方便上班族前來錯峰鍛煉。“我們通過特有的頂棚開合控制光照,確保場館通風透氣。”王以棟介紹。
面對持續高溫帶來的游泳高峰,楊浦全區47家游泳場所各顯其能。在江灣體育中心游泳館,救生員值守點撐起了遮陽傘,休息區空調送出涼風,充足的飲用水供應,幫助游泳者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美再晨游泳館(新江灣店)啟用AI防溺水系統,電子屏實時顯示在館人數,達120人即啟動“出一進一”限流機制。該館還設有親子淋浴間內,為帶著異性幼兒的家長提供方便。
“目前全區共有8家游泳場所接入實時視頻中樞平臺,今年將繼續推動數字化監管轉型。”區體育局局長湯佳云介紹,目前全區已建立高危體育項目監管協調機制,聯合10個部門及12個街道形成監管合力。對268人開展救生員年審工作;協助做好四類人員(場所負責人、救生組長、水質管理員及檢查人員)的培訓,提高游泳場所從業人員知識儲備、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舉辦區游泳救生比賽,進一步提高救生員的實戰救生能力和綜合素質,強化救生員安全意識。此外,通過“人人運動,學會游泳”計劃,上半年全區共有56所小學的9100名學生在專業泳館完成了游泳技能培訓。
針對部分場所仍存在的救生員缺崗、值崗帶教等隱患,以及市民對高危運動風險認知不足等問題,區體育局將在暑期開展高頻次跨部門檢查,召開安全警示教育會,并通過科普宣傳強化公眾安全意識。
文字丨毛信慧
圖片丨毛信慧
視頻丨郭心華
編輯丨吳百欣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