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織密公共急救網絡,近日,市衛生健康委在資陽主城區的學校、體育館、公園、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集中投放24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這些“救命神器”均安裝在帶有醒目標識的專用箱內,市民遇緊急情況可隨時取用,且全程免費。
資陽北站的自動體外除顫器。
“過去只有個別部門自行購置過AED,這次集中投放,就是為了讓公共場合的急救更有保障。”市衛生健康委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心臟驟停的黃金搶救時間僅有4至6分鐘,在人流密集區域布點AED,能使患者在專業醫護人員抵達前獲得及時救助,大幅提升生存概率。
為確保設備時刻處于“待命”狀態,這批AED全部接入實時監測系統,每日自動完成質量檢測。一旦設備出現異常,供應商將在2小時內響應,優先通過后臺系統遠程排查故障,若問題未解決,技術人員會立即趕赴現場檢修。同時,為方便市民快速定位,相關部門正籌劃在微信小程序、地圖軟件等平臺,標注所有AED的具體位置,實現緊急時刻一鍵導航。
如果遇到有人心臟驟停,該如何操作呢?應第一時間呼喊并輕拍其身體,判斷是否有意識。若無反應,應立即撥打120,并同步取來就近的AED設備。隨后檢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無呼吸或呼吸異常,立刻進行心肺復蘇:先進行30次胸外按壓,再開放氣道,給予2次人工呼吸。按壓與人工呼吸交替進行,每完成5個循環(30∶2)后可視情況換人。急救過程中應盡早使用AED,按照語音提示貼好電極片,等待設備自動分析心律,如聽到“建議除顫”提示,確認無人接觸患者后,按下放電按鈕。持續實施急救措施,直至專業醫護人員到場。值得一提的是,AED操作簡單、全程有語音引導,且無需支付費用,普通市民也能迅速掌握并投入使用。
“關鍵時刻,這就是救命的‘法寶’!”市民張兵感慨,“意外隨時可能發生,AED的投放給大家吃下‘定心丸’。希望多開展培訓,讓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
據了解,我市相關部門將持續推進AED投放工作,逐步擴大公共場所應急保障覆蓋面。此外,資陽市紅十字會計劃于7月18日在資陽融媒體中心舉辦救護員培訓班,采用“線上學習+線下實操”模式,面向市民系統普及AED使用、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與技能,全力營造“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目前,市民可通過“資陽觀察”APP報名參與,為守護生命安全增添一份專業力量。
見習記者 李澤欣 鄧宇博 全媒體記者 胡燦鳳
來源:資陽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