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以來,A股市場圍繞“反內卷”主題的相關板塊表現亮眼,引發市場對“反內卷”行情的廣泛討論。
而這一行情的升溫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一系列頂層政策的密集出臺與產業發展矛盾的迫切解決需求,背后折射出我國宏觀經濟與產業轉型的深層邏輯。
2025年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明確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聚焦重點難點問題,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將發展重心轉向提升產品品質,并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同日,《求是》雜志刊發《深刻認識和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一文,系統闡述了內卷對行業及企業的多重危害,強調有效整治的必要性,并特別指出光伏、鋰電池、新能源汽車、電商平臺等領域存在的內卷式競爭問題亟待解決。
政策信號的集中釋放迅速引發市場反應,隨后光伏玻璃企業率先聯合宣布減產,水泥、建筑等行業也陸續發布反內卷聲明,一系列舉措推動相關板塊的政策預期持續升溫。
從市場表現來看,自7月1日反內卷相關政策信號集中釋放以來,相關板塊迎來顯著上漲。其中,玻璃玻纖板塊累計漲幅達17.34%,光伏設備與普鋼板塊也分別錄得8.83%、7.93%的累計漲幅。
一、“反內卷”政策出臺背景
此次政策出臺的背景,源于我國當前宏觀經濟發展與產業競爭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自2023年二季度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呈現出“量穩價弱”的顯著特征,名義GDP連續低于實際GDP增速,反映出經濟增長在價格層面的支撐不足。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PPI已連續33個月處于零軸以下,這一持續的通縮壓力對工業企業經營產生了深刻影響。盡管我國工業收入保持增長,但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卻同比減少,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長此以往,“內卷”式競爭將對我國經濟造成嚴重傷害。
第一,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陷入“價格戰”,既壓縮自身利潤空間,又迫使行業整體陷入“以價換量”的惡性循環,削弱持續經營能力。
第二,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資源錯配、效率低下,大量資本沉淀于低效產能,擠占技術研發與高端制造的投入空間,拖累產業升級。
第三,部分企業為降低成本犧牲產品質量與安全標準,長此以往將破壞產業生態與行業健康。
這種“內耗式”發展模式,最終會削弱我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競爭力,與高質量發展目標明顯背離。
而這一問題的根源主要來自需求與供給兩端的雙重壓力。
首先,在需求端方面,內需不足的問題持續存在,消費與投資對工業品的拉動作用偏弱。
其次,在供給端方面,重復建設問題突出,地方政府的同質化投資行為加劇了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而企業為爭奪市場份額展開的內卷式降價競爭,進一步壓低了產品價格,使得價格回升面臨巨大壓力。這種供需失衡與無序競爭的疊加,不僅制約了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也阻礙了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型。
二、“反內卷”與供給側改革的異同
當前部分研究將反內卷視為“供給側改革2.0”,不過,兩者雖有相似之處,但差異顯著。
從相同點來看,兩者面臨的基本面環境頗為相似,均經歷了PPI的連續負值運行,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產品相對過剩的問題突出,意味著政策在解決供給端結構性矛盾方面存在共通的邏輯基礎。
但差異同樣不容忽視。
其一,涉及行業范圍不同。上一輪供給側改革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業的國有企業,如鋼鐵、煤炭等;而本次反內卷政策覆蓋的行業更為廣泛,既包括鋼鐵、水泥、玻璃等傳統工業領域,也涵蓋了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等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新興產業。
其二,外部環境更為復雜。當前全球貿易格局面臨調整,外部關稅政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這為國內產業的競爭格局優化增添了外部約束。
其三,地產周期背景不同。上一輪供給側改革期間,房地產市場處于景氣周期,需求端的同比提升為供給側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而當前房地產市場尚未出現明顯回暖,對商品價格的提振作用或相對有限,政策效果的顯現可能需要更多依賴供給端的主動調整。
其四,政策目標存在差異。上一輪供給側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淘汰落后產能,緩解短期供需矛盾;而本次反內卷政策更側重于創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提升我國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推動產業發展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目標更為長遠。
三、“反內卷”政策如何進行?
基于上述異同,我們認為本次反內卷政策的實施路徑可能呈現差異化特征,而非“一刀切”式的推進。
對于傳統行業而言,由于其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且多涉及國有企業,政策可能會出臺一些強制性措施,加速落后產能出清,以快速改善行業競爭格局。
而對于新質生產力領域,考慮到該領域民營企業占比較高,且與穩就業目標密切相關,反內卷在短期內可能與穩增長、穩就業存在一定沖突,政策實施或許會更為溫和,呈現循序漸進的長期特征。我們判斷這一領域的政策或許會以行業規范為主,通過引導企業有序競爭、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推動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整個過程可能會相對漫長。
綜合來看,隨著反內卷政策的持續推進,相關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有望逐步得到解決,產能出清進程加快,行業競爭格局有望得到實質性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將隨之提升。從估值角度看,當前相關板塊的估值處于相對底部位置,隨著產業基本面的改善,周期底部將進一步夯實。
事實上,反內卷、提升新質生產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已成為國家層面的重要戰略方向,相關政策自去年以來不斷出臺。我們預計,7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可能會將反內卷作為重點議題進行部署,而即將到來的“十五五”規劃也有望陸續出臺配套政策,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方向,推動經濟發展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從根本上遏制無序競爭。
因此,短期內在政策密集出臺的刺激下,相關板塊的政策預期持續升溫,有望迎來一輪圍繞反內卷預期的交易行情。但長期來看,行情的持續性仍需依賴政策的實際落地效果,需重點關注以下方面:一是政策落地的具體措施與力度,如產能出清的進度、行業規范的執行情況等;二是產品價格的走勢,這是反映供需關系改善與企業盈利預期的重要指標;三是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落后產能出清后,行業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與盈利能力是否得到實質性提升。
具體到板塊層面,我們認為可聚焦于光伏產業鏈、鋰電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等新質生產力領域,以及鋼鐵、水泥、玻璃等傳統行業。對于新質生產力領域,政策對無序競爭的糾偏將有助于避免資源浪費,引導企業將資源集中于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長期來看有利于提升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對于傳統行業,產能出清將直接改善供需關系,推動產品價格回升,企業利潤彈性有望釋放。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信息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專門備注外,本文研究數據由同花順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圖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高政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