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應《濟寧看點》編委會的邀約,李木生老師在《濟寧看點》開設《午夜燭臺》專欄,以饗讀者.
在 塔 爾 寺
—一青海行之二
□李木生
7月7日上午九時許來到久違的塔爾寺,克宗法師引領我們。絳紅的僧衣,棕色皮質僧鞋,和善的面容上鍍著高原的太陽色。怕我們高原不適,便緩緩地前導,又擇要講述。自然地便親近起來,聽不懂聽不清處,也不再禮貌地“噢噢對對”,而會注目著他經過風霜卻依然清澈的眼睛,刨根問底一些。
一千多僧人的守護之地,旮旯縫道都干干凈凈,更有一種寧靜,連鳥兒的鳴啾都似乎有花開的喜欣。土家族的克宗法師,也已五十多歲了吧?他說才十來歲便跟上早已在寺中的舅舅,來到塔爾寺剃度出家,數十年間,背誦過無數佛經。在藏經殿,他眼觀滿殿排列莊嚴的經典,手輕輕撫摸藏經的櫥窗,頭額一再地觸碰,就將一種虔愛,汩汩地流進我的心里。在酥油藝術的殿堂了,本身就是酥油藝高手的克宗法師,更以具體作品講述酥油藝術品的靈魂與制作過程。原來,僧人的心上,更有著對于美的追尋與創造。上坡下坡,他會回望一下后邊的人,登臺降階,他又會提前告誡,“仔細,小心”。專門領到一處整潔寬敞得不像廁所的衛生間,停下來,讓我們方便。讓善,成為自然自在的生命狀態,多么讓我向往。忍不住,我請他在我的小本子上寫下他的名字,他溫和地說我不會漢字,便握住我遞上的筆,工工整整寫下一行他的名字。
塔爾寺的核心,當然是寺的創始宗喀巴。宗喀巴大殿中那座純金之塔,也是塔爾寺的靈魂。殿內殿外,四方各色人等擁聚于此,仰望、祈禱、跪拜、長頭,真是人聲鼎沸。只有那棵菩提樹,將根扎在大殿的金塔之下,卻將技干與萬千的葉,自在地蓬勃地伸向殿外的天空中。世間的金碧輝煌,惟有此處顯露著金碧輝煌本質的狀貌:已生再生正生的生命,獨立而又擁抱著苦難的世間,并將那些死的臟的招搖的無恥的“金碧輝煌”之丑陋,召示于天下。宗喀巴曾做過一個夢:荊棘變成明燈樣的清水、雜草化作最美的鮮花。清水與鮮花,這才是對佛最好的供奉。而一年一度的酥油花與長明的酥油燈,則是這個夢境的繼承與再造吧?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曾艱難周折地來到塔爾寺。迷茫無依的一個人,來到這個破敗中張貼著標語口號的大寺。冷風已經砭骨,我游魂般悵惘在這座冷清如墳場的大寺里,心上滿是無路可行的凄涼。而今再來塔爾寺,當年的青年已成老翁,而這座建于明代的古寺,正以微笑,在老翁的心上,開起
蓮 花。
2025年7月9號下午4時,寫于從祁連卓爾山奔赴甘肅張掖的車上。群山連綿,草原如茵,雪峰遠佇,云彩如畫,冰雹敲車,心涌佛意。
李木生簡介:山東省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講師團專家,濟寧散文學會、淄博市散文學會名譽會長。發表出版散文作品近300萬字,作品曾被《人民文學》《當代》《十月》《大家》《鐘山》《花城》《隨筆》《新華文摘》等刊物重點推介,并入選《三十年散文觀止》、《新中國70年文學叢書散文卷》、《新中國散文典藏》、《中國百年散文》等二百余部選本。
精彩呈現
【午夜燭臺】李木生:被露水打濕的月亮
《濟寧看點》法律顧問:山東舜翔(濟寧)律師事務所
法律問題請撥:13371211587(杜飛律師)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表內容、圖片、文字、字體等版權信息注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未注明出處的均來源于網絡搜集。如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其中的內容與圖文等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請在發現之日及時與本平臺(聯系方式QQ:1067959582)聯系,我們將在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