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總編輯|周光軍
汽勢1年,一鳴驚人。
汽勢2年,不二之選。
汽勢3年,逢三開道。
汽勢4年,四時不負。
汽勢5年,篇篇起5。
汽勢6年,順勢向前。
汽勢7年,意7風發。
今天汽勢Auto-First 7歲了。
生逢7月,恰逢7年,正日子是“711”。
初夏七月,北京漸熱,天氣變化多端。今年熱得早,晴天賽火爐,雨天比濕度。大晴天的時候,氣溫直逼40度,太陽落山,沒有一絲涼意,倒是空氣好了,晚上彩云追月可瞧,五環里居然能望星空。初夏的北京,雨也多,最近一周,幾乎每天一場,有的像天上潑水,有的則是像蘭州拉面中的“毛細”,80%的濕度賽南方,現在的北京,濕度大、變潮了。
北京氣象學上的變化,像極了當下的汽車行業。產品層面,不少車型賠本賺吆喝成為家常便飯,各個車企只能“保大砍小”拼命與保命;能源層面,油車、電車、增程、混動、氫能,量不大,結構多;企業層面,一口價、內卷式惡性競爭、掐架還是群架,有人遞刀子,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兒大;行業層面,傳統大廠艱難轉型,造車新勢力倒是“一大把”,遠沒形成商業閉環,能賺錢的也就兩三個,資本不再追捧新能源,飛行汽車已上天。上半年,汽車產銷闖關1500萬輛大關,關關難過關關過,增產不增收,企業月報、季報、半年報,報喜不報憂。隨時爆雷。
汽勢7年,班底深厚。
世界可能是個草臺班子,汽勢不是。汽勢以內容立足,不設創始人,沒有總經理,只有總編輯。業務導向,內容為王,是汽勢在汽車傳播行業獨特的標簽。我學新聞出身,“報人”經歷,擔任總編輯,強調的就是汽勢內容為王。
汽勢總裁宋曉娟,既有著在一汽主機廠多個品牌工作的履歷,又有著媒體的寶貴經歷,她豐富的經驗能夠很好地搭建起企業與傳播間的橋梁。汽勢副總編輯柴小娜,蘭大才女,新聞專業,汽勢的許多10萬+、100萬+,出自其手,她也是汽勢的一支筆。汽勢副總編劉天鳴,是解讀行業深度和汽車財經的一把好手,汽勢主播韋穎,科班出身,采編播一體化,妥妥的汽勢女漢子,汽勢主編李德喆,人身寬體胖,稿子卻細入繡花,汽勢首席創意官宋楊,官不大,影響不小,創意產品經常被朋友圈點贊、褒獎,汽勢首席漫畫師林楚,以畫為生,開創汽車傳播新業態……
汽勢團隊好比銀河護衛隊,專業能力、業務素養、執行力,都很對,不掉隊。人人是好手是要求,爭做高手是追求。
汽勢7年,AI向前。
汽勢人的大腦都裝有類似于車機系統的驍龍8155芯片,背著寧德時代的快充電池,加滿油,充滿電,到處跑,不知倦。上算法、有算力,但是從不算計。
AI工具,汽勢用的最早,也用得最溜。人人會用是基本要求。文心一言、豆包、問小白、ChatGPT、DeepSeek等AI工具成為汽勢新質生產力。
不過,AI使用,汽勢有度。不做假人,不設假設,沒有假如。汽勢深知,汽勢思想是AI替代不了的。干新聞的,既要AI,更要熱愛。
汽勢擁抱傳播碎片化、社交化、視頻化、平臺化的趨勢,傳播熱點跟得上、新聞推送拿的出、傳播時效賽閃送,傳播方式可視化,傳播能力矩陣化,傳播效果導向化。
汽勢7年,業務多元。
遵從內容為王的主線,汽勢傳播屬性“更進一步”,在既有業務單元成熟的基礎上,新增和孵化出“求不、EVCAR、車尚、佳人賣車、電汽、新北京人說車”等更多“號”,矩陣更豐富、更立體。上寬度、上厚度,橫隊變縱隊,縱向發展為一家汽車傳播整合營銷機構。
這些年,汽勢創意、汽勢策略、汽勢營銷,成為不少企業的業務單元,也為企業的品牌塑造、營銷、效果轉化,盡綿薄之力,用過的都說效果好。奔馳的“心豪華主義”,MG的“一輛MG拿下青春”,沃爾沃的“安全是一種信仰”等廣為認知的創意出自汽勢。
汽勢7年,感慨萬千。
作為一名老媒體人,我先后經歷了紙媒、門戶、垂媒和自媒體四個主要階段,新聞也從“講事實”進化為“有觀點”。不過,面對社交化、碎片化、視頻化傳播時代,無論傳播的媒介如何變化,新聞的“基本功”不會變。只不過,把新聞的“五要素”從稿子變為腳本、劇本,從圖文變成視頻……
在“人從眾”和“事兒復雜”的時代,汽車媒體怎么辦?
汽勢的答案是:做汽車行業的建設者,而不是破壞者;做汽車企業的守望者、記錄者,而不是毀壞者;做汽車品牌的建言者,而不是詆毀者;做汽車產品的賦能者,而不是拆臺者;做汽車人的志同者,而不是隔閡者。
7年來,汽勢始終秉持創業本意,才讓汽勢的成長與眾不同、意7風發。
我時常把汽勢比作一家飯館。7年來,汽車行業和汽車企業,每一家、每一位,都捧場來汽勢吃過飯,汽勢也是靠吃百家飯托舉起來的。
7年時間,三餐四季,無論是資訊類小吃,還是短視頻類甜點,擬或是專題類套餐、評論類大餐,汽勢媒體廚房“前店后廠”,菜品豐富、菜譜靠譜,主打一個新和鮮。
第7年的汽勢,聚焦汽車傳播整合營銷三道菜,也是汽勢的特色菜。
第一道,線上資源,內容為王媒體大全。
汽勢APP、汽勢公眾號、汽勢視頻、汽勢直播、汽勢網、汽勢漫畫、汽勢小程序,多生態、全業態。
200+車企官微,600+自媒體、新媒體,KOL、KOC,賦能車企傳播與市場營銷,奏響MCN最強音。
第二道,線下資源,實體店面效果轉化大空間。
汽勢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汽車體驗中心,中軸線上的黃金C位,每年客流1000萬+,一店抵十店。品牌種草,線索收集,一應俱全。汽勢奧森汽車體驗中心也成為汽車媒體,賦能企業品牌、助力賣車的生動實踐。北京現代、沃爾沃、上汽榮威、奇瑞汽車、一汽豐田、東風納米、蓮花汽車、一汽-大眾、東風猛士、嵐圖汽車、東風風神、林肯、領克等汽車品牌,爭先恐后,不少都是“回頭客”,產品打認知,線索收割機,轉化超預期。
第三道,跨界資源,大健康獨家呈現。
堪稱大健康產業懂車帝、抖音的全媒體平臺健康界,全網覆蓋、精準影響1100萬醫護群體。醫生、護士、醫管、藥企等大健康人群,不僅是汽車品牌跨界營銷好搭子,也是諸多汽車品牌的高凈值人群。
與此同時,汽勢還擁有文旅、高校、藝人等優勢資源。
車企對ToB、ToC的需求,只要你“To”得出,汽勢都接得住。汽勢以智囊、顧問角色,為車企品牌形象塑造、市場營銷助力,既雪中送炭,也錦上添花。ToB有策略、有執行;ToC有數據、有實體觸達。
汽勢是一個有思想的媒體,有想法,有辦法,有效果。
汽勢不是“個體戶”,養著幾十口子人,內容產出、社群運營、客戶推廣,麻雀不小,五臟也全。激情澎湃2555天。
有人說,信息過剩時代,如何持續鍛造影響力,不人云亦云,做價值選項,做有價值的事兒,是汽勢的價值觀、方法論。比如,汽勢認為,今天奔馳、寶馬、奧迪等傳統經銷商的關店不是新聞,而是他們應勢而變的戰略瘦身;也比如,保時捷賣不動了,不是保時捷本身車不好,而是買保時捷的人沒錢了。與簡單的資訊類相比,汽勢更愿意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汽勢每天研究的事兒。
不少人問我創業體會,操持一個媒體累不累,我說“沒那么容易也沒那么累,就是一個玩兒”。方法對了,事兒到位了,人到位了,總會大差不差。
狄更斯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汽勢站在7年時間節點上,面對汽車行業今天智能化、電動化時代,未來面對個性化、共享化時代,靠“本領”穿越周期,這個“本領”是需求接得住。
數字汽勢,握緊傳播方向盤。
AI汽勢, 算法算力不算計。
內容汽勢,匠心原創有一號。
直播汽勢,播種一畝三分地。
視頻汽勢,示真相于受眾。
實體汽勢,效果轉化大空間。
MCN汽勢,600+媒體同心圓。
客戶汽勢,加油充電實時在線。
團隊汽勢,輿論場汽勢在調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