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信陽市浉河區五星街道幸運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以破解群眾“急難愁盼”為著力點,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凝聚多元合力等舉措,將“小空間”打造成服務民生的“大陣地”。從改造閑置車庫建成多功能鄰里中心,到構建“黨建引領+網格管理+居民參與”的共治體系,社區不斷拓展服務維度、提升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條基層高效能治理的特色之路。
閑置資源活化,打造“紅色陣地”釋放服務效能
社區以閑置車庫改造為突破口,將“破舊資源”轉化為集服務、文娛、健康等功能于一體的鄰里中心,構建起基層治理核心載體。依托這一陣地,創新推出“一聚五送”精準服務模式,激活基層治理末梢:
送知識,家門口的“充電站”。依托鄰里中心“文化大講堂”,聯合共建單位開展黨的理論宣講、反詐宣傳、科普講座等活動,覆蓋“一老一少一青壯”全年齡段。愛心托管班解決雙職工家庭育兒難題,將育兒知識與實用技能送到居民身邊。幸運社區還成立書法志愿者團隊,開展“翰墨傳薪”書法系列活動。活動包括書法課堂、體驗沙龍、作品展三大板塊,組織“以筆會友”創作環節,居民現場揮毫書寫家風家訓、詩詞名句,感受書法藝術魅力,精選優秀作品舉辦社區書法展,吸引青少年、老年群體共同參與,營造“書香鄰里”氛圍,活動覆蓋全年齡段,累計服務200余人次,既傳承了文化根脈,又為居民搭建了交流平臺。
送文娛,做鄰里文化“活力源”。組建“夕陽紅”老年藝術志愿服務隊、“幸運舞蹈隊”,圍繞傳統節日與鄰里文化節開展20余場文藝活動,“夕陽紅”項目獲評浉河區優秀志愿服務項目,打造“月月有活動”的文化品牌。
送健康,當零距離“健康管家”。整合信陽中心醫院、五星衛生院資源,每月開展義診,提供測血糖、血壓及問診服務,針對行動不便者提供上門康復指導,構建全鏈條健康服務體系。
送服務,架便民惠民“暖心橋”。聯合物業開展愛心義剪、家電維修等服務,累計惠及300余人次,為特殊群體定制上門代購、健康咨詢等個性化服務清單。
送和諧,成基層治理“穩定器”。搭建“黨支部+物業+居民”三方議事平臺,召開物管會、改造協商會,推動民生工程落地。通過“小事網格解、大事社區議”機制,實現矛盾化解率超95%。
黨建賦能,構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整合“支部聯支部”、共建單位等資源,構建“黨建引領+網格管理+居民參與”體系。通過設立鄰里議事會、網格化服務平臺,推動黨員下沉一線。成立“功能型黨支部”與“物管會”,形成“支部統籌、物管會執行、居民參與”協同治理模式。
車棚改造:從“堵點”到“亮點”:物管會聯合網格員走訪870戶居民,收集200余條意見并開展安全宣傳;組織5次“樓前議事會”,就選址、定價達成共識,建成7處車棚新增100余個充電位;建立“居民自管+物業運維+物管會監督”機制,聯合民警定期巡查,徹底解決亂停亂放問題。
電梯大修:從“憂居”到“優居”:針對電梯安全隱患,物管會聯動社區黨支部、信運物業召開聯席會議,明確物業投資20余萬元主體責任,全程監督維修全流程。對7號樓、15-17號樓電梯進行系統性大修,更換核心部件20余件,建立“一梯一檔”維保臺賬,電梯故障率下降90%,居民出行安全指數顯著提升。
網格織密安全網,應急處置顯擔當
在精細化治理實踐中,幸運社區依托網格化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網格員“前哨”作用。近日,一名網格員在巡格時敏銳發現7號樓外墻多處出現脫落跡象,立即上報社區。社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動信運物業拉設警戒線、疏散居民,并協調物業總部撥付2萬余元專項經費。信運物業第一時間組織專業施工隊伍進場,完成外墻全面修復,及時消除重大安全隱患。此次事件中,從隱患發現到應急響應,再到工程修復,各環節高效銜接,不僅彰顯了社區與物業協同作戰的應急處置能力,更詮釋了“居民安全無小事”的服務宗旨。未來,幸運社區將持續深化網格化管理,以“小網格”守護“大平安”,為居民打造安全宜居的幸福家園。
下一步,幸運社區將持續深化項目化運作,以黨建凝聚合力,推動基層治理從“滿足需求”向“創造幸福”進階,讓“小社區”承載“大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