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分了之后,志愿都報完了,不知道大家在報志愿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今年各個高校的學費變化,有的學校的學位維持在去年的學費價格,而有的學校的學費有了小幅度上漲,并且不是只有民辦學校和中外合作才會漲價,很多公辦學校的學費也有所提升。
為什么大家會關注學費呢?因為學費涉及到一個家庭的經濟支出,些許變化都可能會影響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那么哪些學校的學費上漲了呢?有網友做了統計,專門列了一張表格。
在眾多高校里,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成了2025年學費漲幅最多的高校。它211(中外)辦學屬性下,25年學費達到了105000元/年,而24年學費是85000元/年,差值高達20000元。想要托舉孩子上中外的家長,需要注意這點變化,畢竟四年下來學費一項就多了8萬。
除了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其他高校的學費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作為民辦院校,25年學費68000元/年,24年學費50000元/年,差值18000元。河北大學(中外)25年學費65000元/年,24年學費50000元/年,差值15000元。南京傳媒學院,民辦,25年學費35000元/年,24年學費在23000 - 25000元/年區間,差值在10000 - 12000元。
顯然中外合作和民辦高校的學費上漲的最多,當然,像公辦高校里,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也有明顯漲幅。比如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25年學費8000元/年,24年學費4900元/年,差值3100元;云南師范大學25年學費10000元/年,24年學費7000元/年,差值3000元。
看到這些學費數據,大家肯定好奇,為啥高校的學費說漲就漲?
筆者以為,現在教育成本增加了,譬如近段時間大家討論的空調問題,這其實都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而師資、設施、科研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些錢從哪來?都是個問題。
尤其是科研,更是高校的重要任務,從立項到完成,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至于中外合作辦學,更是涉及外籍教師的薪酬、國外教材的購買、國際交流活動的開展,有的學校還要到國外學習交流,這期間的費用也不低。
總之啊,報考一所學校不能光看它的名字,還要看好它的學費,每年都有孩子錯報中外合作辦學的,開始以為撿漏,通知書到手一看學費才傻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