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沒想到高校學費又漲了。很多網友說,學費總是漲,房價跌三年,啥時候,房價能夠漲上去?
這一期我們就來捋捋這事:
.01
剛高考完,高校學費又漲了
從公布的情況來看,漲學費的大學院校還不少,而且最高甚至有的漲了2萬塊一年。
比如下圖,不僅有民辦、普通院校,還有公辦等各類學校。咱們查了一下,即使里面有的不太準確,但是漲價是確定的。
比如公辦院校:不同地區、不同專業,漲的幅度不一樣。
云南地區,省屬公辦高校學費平均上調了大概 500 元一年。文學類專業從 3400 元漲到 4200 元,漲幅有 23.5%;理工類專業從 4500 元漲到 5000 元,漲了 11.1% 。
太原理工大學部分工科專業更夸張,學費從 6000 元直接跳到 8970 元,漲幅快到 50% 了。
而且,根據澎湃新聞消息:澎湃新聞梳理了147所“雙一流”高校的全日制專碩學費情況,從2019年到2022年,有38所漲過學費。其中漲幅最夸張的,當屬東華大學的國際商務專業,從每學年1萬元不到直接漲到了7.9萬元。
學費提高,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壓力驟增。那么,為啥學費屢屢上漲呢?
核心還是缺錢!
高校辦學的費用主要來源于兩個渠道,財政撥款、學費
有數據顯示,以前,高校財政撥款占比達到54%,學費收入占26%,換句話來說,高校基本上是靠撥款維持。
可這兩年,土地收入銳減,地方上一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很多老師都開始合同制,甚至縮員,哪還有錢撥給他們?
沒錢怎么辦,只能上點學費,要不然就很難熬下去。
而且從多年的趨勢來看,以前財大氣粗,撥款也能雨露均沾,但現在每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所以有限的資源只能向頭部傾斜。
就拿25年高校預算來說吧,頂級院校預算經費都比較高,排名地方預算第一的,就是深圳大學,預算經費達到75億。
還有一些高端技術學校,經費也比較充足。
但很多普通高校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沒有預算經費,就只能自己想門道,從學費上湊一湊。
不過以后高校也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隨著人口出生率的持續下降,未來早晚會影響到高校,預計2037年左右,可能高校也會迎來關門潮。
不過也有人說,高校學費“漲勢兇兇”,啥時輪到房子上漲呢?對此,中金認為,拐點有望1-2年后到來。
.02
房地產拐點有望1-2年后到來
眼下大家除了關注學費,房價啥時穩定也是格外關注。
中金認為,接著來,房地產市場回穩核心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步:交易量止跌(2025年)中央地方持續救市政策,驅動銷量環比改善;
第二步:房價企穩(2026年):供需再平衡后預期轉向;
第三步,投資回升(2026年后):土地購置和新開工回暖。
中金預計,一旦中國房地產完成上述三步走,整個房地產將進入新一輪正循環,屆時新房銷量修復空間,未來中長期商品房年需求中樞約8.5-9.5億平方米。
不過,回穩也不是統一時間點,不同城市,回穩時間也會存在差異:
一線,預計2025年底完成止跌回穩。一方面,政策寬松空間大,再加上一線城市產業領先,人口凈流入,剛性需求更強。
二線,預計大多強二線城市會在26年~27年企穩。所以說強二線也有較強的人口產業支撐,但庫存壓力較大,需要更多時間去化。
三四線,談拐點已經沒有現實意義。對于34線的情況,中間的結論也很消極,拐點可能會在2027年后甚至更晚。畢竟人口凈流出庫存周期太長,地方收儲很難托底,所以陰跌趨勢可能更長,甚至難以逆轉。
大咖們對市場的趨勢判斷一目了然,對于普通人來說,如果有余錢,不如選擇一線核心區優質資產,如果是三四線,不如存點積蓄應付將來孩子上大學費用上漲。你說呢?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